-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润燥止痒胶囊治疗皮肤瘙痒症临床疗效
润燥止痒胶囊治疗皮肤瘙痒症临床疗效皮肤瘙痒症是以瘙痒为主要临床症状,以秋冬季节居多,常因反复搔抓出现搔痕、血痂、色素沉着和苔藓样变等继发损害的皮肤病,呈阵发性加重,常影响睡眠而导致情绪烦躁不安,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极大精神压力和痛苦。属于中医“风瘙痒”、“血风痒”范畴。其病理机制多属血虚风燥。西医主要口服镇静剂和抗组胺药等,疗效不理想。中医治疗皮肤瘙痒症,主要采用养血祛风、润燥止痒的方法,2008年12月~2011年5月收治皮肤瘙痒症患者108例,取得了满意疗效。
资料与方法
本组患者108例,男70例,女38例;年龄18~75岁,病程2个月~15年。入选标准:临床上以全身或局部皮肤瘙痒为主症,而无原发性皮肤病的皮损。1周以内未服用过其他抗组胺剂,妊娠期、哺乳期妇女、有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患者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者都排除在外。
治疗方法:润燥止痒胶囊口服,3次/日口服,2g/次,连服1个月。
疗效判断标准:①痊愈:瘙痒及皮损完全消退,或仅留色素沉着,停药半年未发;②显效:瘙痒明显减轻,或基本消失,患处皮肤粗糙及增厚消失;③有效:剧痒停止,偶有痒感,瘙痒时间缩短;④无效:瘙痒及皮损均无明显变化。
结 果
痊愈72例(66.7%),显效16例(14.8%),有效10例(9.2%),无效10例(9.2%);总有效率90.7%。
讨 论
皮肤瘙痒病属于中医风瘙痒和痒风的范畴,本病多见于老年人和体弱有慢性疾病的人,临床表现特点是仅有全身性皮肤瘙痒和伴有继发性抓痕、血痂、脱屑、色素沉着,无原发性皮肤损害。瘙痒的程度有轻有重,轻者仅在安静和晚上睡眠时发作,搔抓后可缓解减轻,重者日夜均痒,影响日常工作和生活。临床多用抗组胺药、钙剂硫代硫酸钠、镇静催眠剂、静脉封闭及激素等药物治疗。
皮肤瘙痒症是一种仅有皮肤瘙痒而无原发皮损的皮肤病,本病病因复杂,临床分为全身性和局限性瘙痒两种,全身性瘙痒多与一些内脏疾病有关,而局部不良刺激是诱发加重瘙痒的常见外因。老年人皮脂腺和汗腺萎缩,皮脂及汗液分泌减少,皮肤缺乏滋润,营养匮乏,血行障碍,皮肤易受周围环境冷热变化和弱酸弱碱物质的刺激,诱发瘙痒。
《诸病源候论》指出:“风瘙痒者为体虚受风,风入腠理,与血气相搏,而俱来于皮肤之间,邪气微不能冲击为痛,故但瘙痒”。唐代孙思邈谓:“痒症不一,血虚皮肤瘙痒者宜四物汤加防风,妇人血虚,或通身痒,或头面痒,如虫行皮下”。皆指明皮肤瘙痒多为血虚风燥、阴津不足、肌肤失养所致,主要治以养血滋阴润燥、祛风宁神止痒,而润燥止痒胶囊则具有润燥止痒功效。治疗瘙痒病取得满意疗效,且具有安全无明显不良反应等特点,实为治疗瘙痒症可选择的药物之一。
润燥止痒胶囊是在苗族治疗皮肤瘙痒验方基础上,改进研制而成,以苦寒性生地黄、苦参为主药。以何首乌、制何首乌、红活麻、桑叶等为辅药。方中生地黄、何首乌、制何首乌、补益肝肾,滋阴养血治其本,桑叶清肺润燥、苦参清热燥湿,杀虫止痒,红活麻祛风止痒共治其标。全方配伍精当,清热解毒、祛风止痒、养血滋阴、润肠通便。明显提高致痒阈,减轻瘙痒程度,缩短瘙痒持续时间,降低瘙痒发生频率,显著改善继发皮损,促进皮损愈合。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该制剂中的何首乌、苦参均有调节免疫功能作用。
本组观察中还注意到,患者在治疗的同时禁用热水烫洗,尽量减少洗浴次数和持续时间,避免烟酒刺激,忌食辛辣、腥发食物,以便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也要对患者作心理治疗,鼓励患者积极配合,要有信心,耐心把疾病治疗好,往往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皮肤瘙痒症多为血虚风燥、阴津不足、肌肤失养所致,而某些内脏疾病引起的全身皮肤瘙痒多为本虚标实或虚实夹杂,治疗上主要是养血滋阴润燥,祛风宁神止痒。内脏疾病引起的皮肤瘙痒症主要是积极治疗原发病,原发病改善了,皮肤瘙痒亦会随之减轻和消退。
1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