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藻生物节律性分子调控机制的研究进展ProgressintheMolecular.PDFVIP

蓝藻生物节律性分子调控机制的研究进展ProgressintheMolecular.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蓝藻生物节律性分子调控机制的研究进展ProgressintheMolecular

水生生物研究 2013 年,第2 卷 Shuisheng Shengwu Yanjiu, 2013, Vol.2 评述与展望 Review and Progress 蓝藻生物节律性分子调控机制的研究进展 李青雁 庞羽彤 李小龙 周飞飞 张芳 霍宇鹏 赵宇玮* 西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西安, 710069 * 通讯作者, zhaoyw@nwu.edu.cn 摘 要 生物钟现象是一种普遍存在于生物界细胞的内源节律性保持机制。生物钟机制的存在可以使生物体 的代谢行为产生并维持以24 h 为周期的昼夜节律,从而更好地适应于地球自转所产生的环境条件昼夜间节 律性变化。蓝藻是目前生物钟分子机制研究中的模式生物,其依赖于 基因家族成员的核心生物钟调控模 kai 式已经被众多研究者详细阐明。蓝藻生物钟的核心振荡器是由蓝藻 A/B/C 的编码产物来调控的,Kai 蛋 kai 白的表达模式具有节律性。KaiC 蛋白磷酸化状态的节律性循环及输入、输出途径相关组成蛋白的翻译后修 饰状态节律性循环共同组成其反馈回路,负责维持生物钟节律性振荡的持续进行并与环境周期保持同步。 传统的蓝藻生物钟分子机制模型认为,节律性表达基因翻译产物的转录/ 翻译负反馈抑制环是生物节律性维持 和输出的关键。遗憾的是,在其它物种生物钟分子机制研究中未发现由 基因家族成员同源基因组成的节律 kai 性标签,这表明以 A/B/C 为核心振荡器的生物钟系统并不是一种跨物种保守的生物钟系统。近期,人们发 kai 现非转录/ 翻译依赖的振荡器(NTO)也具有成为生物节律性产生和维持的“源动力”的可能。过氧化物氧化还 原酶(PRX)氧化还原状态节律性是第一种被报道的跨物种保守的NTO 节律性标签,这也日渐成为蓝藻生物 钟分子机制研究新的热点。 关键词 蓝藻, 节律性, 钟基因, 非转录依赖的振荡器, 转录-翻译负反馈回路 Progress in the Molecular Mechanism of Circadian Clock in Cyanobacterium Li Qingyan Pang Yutong Li Xiaolong Zhou Feifei Zhang Fang Huo Yupeng Zhao Yuwei * Life Sciences School of Northwest University, Xian, 710069 * Corresponding author, zhaoyw@nwu.edu.cn DOI: 10.3969/gab.032.000677 Abstract Circadian clocks are endogenous time-keeping mechanisms which are ubiquitous in a variety of o rganisms from bacteria to mammals. In order to coordinate with and adapt to the daily environmental changes which are driven by the self-rolling of the earth, the circadian clock controls various metabolic and biological activities with a circle period of 24 h. One of the cyanobacterial species, Synechococcus elongatus PCC7942 is a model organism for the circadian clock system. Three proteins encoded by the kaiA/B/C gene cluster, which is functional basis for the circadian rhythm, generate the basic timing loop of the circad

文档评论(0)

210519478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