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部分 老来幸福.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六部分 老来幸福

第六部分 老来幸福 什么是幸福? 当你屡次三番地求爱,终于得到对方同意的时候, 当你在为贫困发愁,瞬间得到巨额头彩的时候。 当你身陷囹阁,法官办你无罪的时候, 当你罹患绝症,医生告诉你诊断错误的时候。 当你饥肠辘辘,可以饱餐一顿的时候。 当你冻得瑟瑟发抖,被允许进入一间暖和房子的时候, 当你孤独不悦,亲朋好友打来电话慰问的时候, 当你身处窘区,接到矿泉水和方便面的时候。 有人问我,你幸福吗? 我骄傲地回答:“我幸福”。少年福不算福,老年福才是福。 别人不如我 大荔县境内是我认识的人,包括死去的在内,综合起来他们都不如我幸福。 其一,我老母亲活到九十九,我和我老伴,已年过八旬有四、五了,还身体健康,不但生活能自理,我还能骑着电摩车赶范家、两宜或华原会。 其二,我的儿孙中,有大专以上文化21人,其中研究生7人,这中间还有博士、教授。 其三,我虽然失去了国家发放的工资待遇,但是儿孙们孝敬的物资水平胜过了周围有工资收入的人。 其四,我心胸宽阔,乐善好施,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其乐融融,这是用金钱买不来的。 我的自勉题 一个中心:保持身体健康。 两个基本点:日子过的潇洒点,遇到问题糊涂点。 三个原则:忘掉年龄,忘掉扇痛,忘掉宿怨。 四个坚持:越老越学好,心系祖根好,低调做人为,扶贫帮困好。 五个注意:烟酒浓茶要远离、读书学习自觉的;别人生气我不气,况且伤身又费力;邻里亲朋不要比,儿孙琐事由他去;帮助别人是帮助自己,给人方便自己方便;身外之物带不走,财产再多后人的。 六个哲理解读: 1、仁者寿,智者乐。 2、将心比心,好心买好心。 3、“舍得”,只有先舍,才能后得。 4、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5、向阳门第春常在,移善人家庆有余。 6、知足常乐养天年,不是神仙胜似神仙。 三、家风是什么? 家风,又称门风,顾明思义,家风就是一个家庭的风气,风格与风尚。家风是一个家庭的主旋律,是给家庭后人们树立的价值准则。一个家有没有好的风气,会直接影响社会风气。家风纯才能气正,才能有良好的社会风气。 中国人历来重视家风,关于家风的文字记载更是多少繁星。司马光《训俭禾康》中有“习其家风”之语。庾信在《哀江南赋》序中说:“潘岳之文采,始述家风,陆机之辞赋,先陈世德”。辛弃疾在《水调歌头,题永丰杨少游提点一枝堂》词中有“一葛一裘经岁,一锛”一瓯终日,老子旧家风。”乔吉的《两世姻缘》第一折中有:“是学的击玉,敲金三百段,常则是撩云拨雨二十年,这家风愿天下有眼的休教见”。 而在中国历史的群贤谱上,有很多人都有自己的家风,譬如“有德者皆田俭来也,俭以立名,侈以自败”是北宋大政治家司马光的家风;“勤奋、俭朴、求学、务实”是晚清重臣曾国潘的家训家风,一直为曾家后人所传承;“做官不许发财”是抗日民族英雄,爱国将领吉鸿昌的家风;而“不经商,不赚钱,低调做人,清廉”,则是开国领袖毛泽东的家风;“做自主,诚实和正直的人”是刘少奇的家风;“守法,低调”是邓小平的家风。 作为极度重视家的族辟,家风无疑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文化中最为朴繁的沉淀。中国人说,什么样的家风出什么样的人。此言极是。家风是一种综合的教育力量,它是集思想、情感、态度、精神、情趣、生活习惯等多种成分为一体的综合体。家是每个人成长的第一空间,任何一个人身上都会烙有家风的印记。作为一种最基本、最直接、最经常的教育,家风对人的影响是全方位的,这种无言的教育,无字的典藉,无声的力量,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性格特征、道德修养,为人处世及生活习惯等等。 树立端正的家风,传承优秀的家规,家训和家风,是对民族文化的弘扬,我们要不怂家风,传承家风,这样就会广结世缘,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形成积极向上的进取动力,推动社会不断前进。 我的家风是:“仁德作人,勤韧做事,关爱包容,淡对人生”。 亲情浓浓 《增广贤文》: 羊有跪乳之恩, 鸦有反哺之义。 孝顺还生孝顺子,忤逆还生忤逆儿, 不信但看檐前水,点点滴在旧篙池。 没有亲情,人就不知道自己从那里来,将要到哪里去。是亲情温暖着人的心智,缺少了这份温暖,人必然感到冷寂和孤独。 亲顾观念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我们家族兴旺发达的全过程都贯穿着亲情浓浓。主要还是多亏了有四位伟大仁慈女性,她们的共同特征是:仁爱待人,勤俭持家,忍老忍怨,积极向上,更重于亲情传承。 首先是我的老母亲,她除了养育四个儿女外,还抚养了我舅父徐同喜,对舅舅的爱胜过了爱我们。还从来没有嫌弃过我老伴小弟张李成,感动的李成在老母埋葬后的当天下午放声大哭。她终生劳苦抚养我家子女外,还在七十多岁高龄去大荔,西安为婉萍,婉父看过孩子。九十多岁还为宪娃波娃家剥棉花。去世前两年婉文接到西安,上下楼都是女婿背着。还拉到钟鼓楼,曲江池,长安塔到处游玩。 其次是我老伴,她十二岁离母,小弟李成4岁,16岁结婚一直把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