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四教时——边塞诗
中晚唐“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李益)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陈陶) 到了中晚唐,国势开始衰微,虽然诗人也仍保持着昂扬向上的基调,但不免夹杂着多少悲壮,多少哀伤 。 宋代“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陆游)“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 (范仲淹) 到了宋代,国家在民族斗争中一直处于劣势,外侮不断,国难当头,在边塞诗中流露出来的感情,就更多地体现在报国无门的愤懑;更多地体现为归家无望的哀痛。尽管仍洋溢着一股爱国热情,但和盛唐时代的边塞诗相比,不免更多一些凄凉,更多一些惆怅。 巩固练习 雨雪曲 雨雪曲 江总 雨雪隔榆溪①,从军度陇西②。 绕阵看狐迹,依山见马蹄。 天寒旗彩坏,地暗鼓声低。 漫漫愁云起③,苍苍别路迷④。 【注释】 ①雨雪:此处“雨”应读为“yù”,动词,意思是“下”。雨雪:下雪,飞雪。隔:阻隔,隔断。榆溪:榆林塞。此处代指边塞。 ②从军:参加军队。此处既是诗人自指,也指所有戍卒。陇西:在今甘肃东部。 ③漫漫:广远无际。愁云:云气阴霾暗淡。 ④苍苍:空阔辽远。别路:离别家乡之路。迷:迷失。 【译文】 大雪纷飞隔断了边塞,出征的戍卒越过了陇西。围绕着军阵可以看见狐狸的踪迹,依傍在山脚下可以看见马匹留下的蹄痕。天气寒冷得军队旗帜上的色彩似乎也变得不好了,阴暗的大地上军鼓的声音也显得低沉了许多。无边无际的暗淡的云气升了起来,(使得)空阔辽远的离别家乡之路迷失远方 ?(1)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样的环境?末句中的“别路”是什么意思? 答:这首诗描写了边地雨雪交加、荒凉苦寒的环境。 (全:荒凉空旷、天寒地冻、浓云密布等) “别路”的意思是戍卒离别家乡到边关的路。 ?(2)诗人把“旗彩坏”、“鼓声低”分别接在“天寒”、“地暗”之后,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这首诗表现了戍卒什么样的情感? 答:这样写的好处是,不仅从侧面(烘托了)表现了边塞“天寒”“地暗”的严酷环境,也真实生动地透露出戍卒在这种环境中产生的“旗彩坏”“鼓声低”的心理感受。 这首诗表现了戍卒身处辽远而艰苦的边塞的思乡之情。? (艰苦边塞生活的凄楚、抑郁的心情)????? 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 陆游 雪晓清笳乱起。梦游处、不知何地。铁骑无声望似水。想关河,雁门西,青海际。 睡觉寒灯里,漏声断、月斜窗纸。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 1、这首词围绕题目的“梦”字,上片和下片分别描写了什么情景? 答:上片写梦中所见,渲染了一幅有声有色的边塞风光画面,(景) 表达渴望行军作战,为国收复失地的心情。(情) 下片写梦醒所见所感,一灯荧荧,斜月在窗,漏声滴断,周围一片死寂, (景) 抒发壮志难酬的悲愤。(情) 2、“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几句包含着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试作分析。 答:最后三句内涵丰富: 1 年轻时建功立业的抱负(壮志) 2 年逾花甲尚未如愿; 3 壮志难酬而雄心不死; 4 现实无望而寄予梦境,痛苦无奈又深沉激愤。 3、补充:词中“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与陆游《书愤》中“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相比较,两处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异同? 相同点:词句和诗句都表现了诗人抗金保国、建功立业的爱国之志和壮志未酬、理想落空的伤感之情。 不同点(1)词句抒发了自己不被理解的慨叹,突出了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心境。 (2)诗句重点表达了诗人壮志未酬却已年老衰鬓的悲愤情怀。 比较鉴赏 诉 衷 情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候,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 (大意理解)回忆当年鹏程万里为了寻觅封侯,单枪匹马奔赴边境保卫梁州。如今防守边疆要塞的从军生活已成梦中之景,梦一醒知在何处?灰尘已经盖满了旧时出征的貂裘。 胡人还未消灭,鬓边已呈秋霜,感伤的眼泪白白地淌流。这一生谁能预料,原想一心一意抗敌在天山,如今却一辈子老死于沧洲! 书 愤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