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国高等教育校院两级教学管理体制的思考.PDFVIP

关于我国高等教育校院两级教学管理体制的思考.PDF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关于我国高等教育校院两级教学管理体制的思考.PDF

维普资讯 辽宁教育研究 ·2005年第 4期 关于我国高等教育校院两级教学管理体制的思考 胡春光 。黄文彬 (1.浙江财经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2;2.中国人民大学,北京 100872) 摘 要:未来竞争的实质就是人才素质和教育文化的竞争。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任务主要是通过高校教 学活动来完成的,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状况和管理效能如何,直接影响到高校的教学质量和素质教育的实现。 建立科学、规范、高效的校院两级教学管理体制,对大力推进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 意义。 关键词 :两级教学管理;管理权限;职责 中图分类号:G64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2—8609(2005)04—0005—03 的对象。因此管理方式也要从被动式管理向主动提 一 、 实行校院两级教学管理体制是高校内部体 供服务转变。教育管理大环境的改变客观上要求教 制改革的必然趋势 学管理体制必须进行改革,否则难 以使大学形成或 我国的高教体系是长期以来在高度集中的计划 保持旺盛的学术活力和教学 自由,建立完善的校院 经济体制下形成的,照搬前苏联的教学管理体制 ,形 两级教学管理模式,创新教学管理制度 ,是适应学校 成了学年制教学管理模式。传统的学年制教学管理 可持续性发展和深化教学改革的需要 。 模式要求教学管理各环节均严格按照统一计划模式 二、建立校院两级教学管理体制的基本原则 来进行,这种大一统的计划管理对于稳定教学秩序 和保证教学质量曾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这种 校院两级教学管理是指为了实现学校的总体办 学年制教学管理存在着极大的弱点,就是教学管理 学 目标,学校、院系的教学管理机构 (人员)在教学管 部门和教学管理人员始终围绕教学计划的完成而进 理活动中,分级负责,相互协作,相互支持,共同发挥 行着被动式的管理,过于强调管理过程而忽视 了管 各 自管理效能,以提高教学管理的效率和效益的教 理效果,管理层次、管理环节繁多杂乱 ,管理成本高; 学管理活动。其实质是使学校原有的以职能部门为 又由于学校内部各部 门之间的职能交叉,教学管理 主体的管理机制转变为以学院为主的管理机制。根 缺乏与活力 ,最关键 的是基层的办学积极性发挥不 本 目的是使学校能主动适应社会改革和发展形势的 充分,不利于 自我约束、自我 自主办学机制 的形成 ; 需要 ,管理重心下移 ,从新调整 、确定学校与学院及 学生的学习也缺乏 自主性和 自觉性 ,培养的学生也 其它各职能部门之间的责权利关系,更好地促进学 是千人一面的标准件 ,中国教育最大的毛病就是把 科的整合和发展,激活基层的办学实体 ,最终有效地 不一样的人培养成了一样 的人,缺乏创新精神和创 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我们认为校院两级教学 新能力,缺少社会适应性与竞争力,造成学生的批判 管理体制的建立应遵循以下原则: 力、独立精神、自由思考皆荡然无存。 1.系统整体原则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加快,教育将 所谓系统,是指 由若干要素按一定结构相互联 成为一种服务,学生将从教育对象转变为教育服务 系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统一整体。管理组织 中应 作者简介 :胡春光(1976一),男,河南信阳人,浙江财经学院讲师,华中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育社会学方向博士研究 生,研究方向:高教管理;黄文彬(1975一),男,湖北咸宁人,中国人民大学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高教管理。

文档评论(0)

275243314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