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实验一:鸡血细胞融合
实验一:鸡血细胞融合
实验目的
熟悉细胞融合的理论;
掌握PEG诱导的细胞融合方法。
实验原理
1、细胞融合原理
两个以上的细胞合并成为一个双核或多核细胞称为融合细胞。在通常情况下,两个细胞接触并不发生融合现象,因为各自存在完整的细胞膜,在特殊融合诱导物的作用下,两个细胞膜发生一定的变化,就可促进两个或多个细胞聚集,相接触的细胞膜之间融合,继之细胞质融合,形成一个大的融合细胞。
利用PEG介导的动物细胞融合,其实验原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完全定论。学者们一般认为,PEG改变各类细胞的膜结构,使两细胞相互接触部位的膜脂双层中磷脂分子发生疏散、进而使其结构发生重排,再加上膜脂双层的相互亲合以及彼此间表面张力的作用,引起相临的重排质膜在修复时相互合并在一起,?使两细胞的胞质沟通,?从而造成相互接触的细胞之间发生融合。?
细胞与组织不同,不排斥异类、异种细胞。不仅能产生同种细胞融合、种间细胞融合,而且也能诱导动植物细胞间产生融合。细胞融合(Cell fusion),即在自然条件下或用人工方法(生物的、物理的、化学的)使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细胞合并形成一个细胞的过程。人工诱导的细胞融合不仅能产生同种细胞融合,也能产生种间细胞的融合。
2、细胞融合方法
诱导细胞融合的主要方法有:病毒诱导融合,化学融合剂诱导融合和电融合。
1. 病毒诱导融合:有许多种类的病毒能介导细胞融合,最常用的是灭活的仙台病毒(HVJ),为RNA病毒。病毒诱导细胞融合的过程有:首先是细胞表面吸附许多病毒粒子,接着细胞发生凝集,几分钟至几十分钟后,病毒粒子从细胞表面消失,而就在这个部位邻接的细胞的细胞膜融合,胞浆相互交流,最后形成融合细胞。
2. 化学融合剂诱导融合:化学融合剂主要有高级脂肪酸衍生物、脂质体、钙离子、水溶性高分子化合物、水溶性蛋白质和多肽,其中最常用的是聚已二醇(PEG)。PEG用于细胞融合至少有两方面的作用:①可促使细胞凝结;②破坏互相接触处的细胞膜的磷脂双分子层,从而使相互接触的细胞膜之间发生融合,进而细胞质沟通,形成一个打的双核或多核融合细胞。
3. 电融合:是指细胞在电场中极化成偶极子,并沿着电力线排列成串,然后用高强度、短时程的电脉冲击穿细胞膜而导致细胞融合。
所有的细胞融合方法都有其各自的优缺点,我们在本次实验中采用PEG诱导细胞融合的方法。
三、实验材料和用品
1.材料: 鸡血红细胞;
2.器材和仪器:显微镜、离心机、刻度离心管、试管、载玻片、盖玻片;
3.试剂: Alsever 液(pH7.4)、0.85%生理盐水、GKN 液、50%PEG
四、实验步骤
1、取鸡血2ml+2mlAlsever液,再加入6mlAlsever液,混匀后制悬液(4℃下保存);
取上步中所得悬液1ml+4ml 0.85%的NaCl溶液,进以下三次离心处理:
①1200r/min离心5min(去上清液再加入至5ml的0.85%NaCl溶液);
②1000-1200r/min离心5min(去上清液再加入至5ml的0.85%NaCl溶液);
③1000~1200r/min离心7min;
3、将上步最后一次的沉降血球(去上清液后,约0.1-0.2ml),加入GKN液至1-2ml,使之成10%的细胞悬液。
4、取上述10%的血球悬液1ml,加入3ml GKN液,使每毫升含血球15000万个,即15×107个/ml。
5、取步骤4中所得悬液1ml+0.5ml 50%的PEG液,混匀滴片,再常温下2-3min后即可镜下观察。
五、实验结果
图一:鸡血细胞融合现象光镜观察(10×40)融合中有两核的细胞
图二:鸡血细胞融合现象光镜观察(10×40)细胞刚开始融合
六、讨论与结论
聚乙二醇分子能改变各类细胞的生物膜结构,使两细胞接触点处质膜的脂类分子发生疏散和重组,使细胞发生融合,形成融合细胞。本次实验用聚乙二醇处理鸡红血细胞并制片利用显微镜观察。
由实验图片可得,照片中鸡血红细胞两个或者更多出现不同程度的相互融合,但总体来说融合率并不高的。经分析主要是以下原因:
由于PEG与鸡血红细胞悬浊液接触时间适宜, PEG与鸡血红细胞接触不充分,从而融合率比较低。因为在吹气泡的时候,PEG与鸡血细胞悬浊液混合并不均匀,以至于达到了细胞融合率并不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动漫企业 研发人员 绩效考核论文.doc
- 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建设标准.docx
- 劳务分包合同范本7152071.doc
- 劳动保障监察立案依据.doc
- 包头市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知识问答.doc
- 勇敢的心绝佳英文版ppt.ppt
- 包政谈企业管理.doc
- 化学方程式汇总 文字表达式.doc
- 北京业之峰装饰(集团 庆阳公司薪酬制度.doc
- 化工与能源学院十三五规划及策略-韩一帆PPT.ppt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