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湖北省荆州市沙市区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双周考试题(含解析)
湖北省沙市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双周考
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1. 《国语?晋语》载:“宗庙之牲为畎亩之勤”这反映了
A. 牛耕的出现 B. 井田制的瓦解 C. 铁农具的使用 D. 周王室的衰微
【答案】A
【解析】材料“宗庙之牲为畎亩之勤”指的是用作祭祀的牲畜在农田里耕作,这说明了牛耕的出现,故选A;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说明井田制的瓦解,故B错误;C、D两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
【名师点睛】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理解“宗庙之牲为畎亩之勤”的含义,即原来用于宗庙祭祀的牲畜成为在农田里耕作劳力。
2. 生产工具的演变对中国古代农耕文明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观察下列几种生产工具的演变历程,你认为可以适用研究的主题是:
A. 播种方式的变革 B. 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C. 农业耕作方式的变革 D. 铁犁牛耕发展的全过程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四幅图片中的内容均是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农业翻土工具,所以它们反映的共同主题应该是农业耕作方式的变革,故答案选C,ABD三项含义与材料主题不相符合。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生产工具的进步
3. 据考古发现,在战国中晚期的墓葬中,河北兴隆县一次出土铁范87件,大多为农具范。河南新郑韩国铸铁作坊遗址出土陶范300余件,其中农具范占60%以上,出土铁农具200多件,占全部铁器的63.5%。这些考古资料说明:
A. 铁器已开始用于农业生产 B. 铁犁牛耕成为古代主要农耕方式
C. 铁农具的使用己很普遍 D. 铁农具制作技术臻于成熟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古代中国农业耕作工具知识点。根据材料信息“铁范87件,大多为农具范”.“陶范300余件,其中农具范占60%以”.“铁农具200多件,占全部铁器的63.5%”,材料主旨强调的是墓葬及铁作坊遗址中铁农具占据了大多数,C项符合材料主旨和题意,正确;A项“开始”一词,错误,春秋时期就开始了;题干信息没有提及牛耕,排除B;题干主旨不是在强调铁农具的制作技术问题,排除D。故选C。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发展·耕作工具的进步
4. 某古籍记载:“扬郡以风帆数扇,俟风转车,风息则止,此车为救潦,欲去泽水,以便
栽种。”此农具出现于:
A. 曹魏 B. 唐代 C. 宋代 D. 明清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对材料信息的理解分析能力。由材料“风帆数扇,俟风转车”和“去泽水,以便栽种”可知此农具使用风力,用于排涝,是风力水车,出现于明清。所以答案选D。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水利工具的改进
5. 观察下图,图中的犁耕方式开始于
A. 春秋战国
B. 西汉后期
C. 三国两晋
D. 隋唐时期
【答案】B
【解析】从图中看出,耕作时,两牛中间横抬一“杠”,“杠”后接续辕犁,一人在后扶持犁把,这是二牛抬杠耕作法,二牛抬杠则是一种二牛一人的牛耕方式。二牛抬杠的耕作方式最早出现于西汉初年,故选B。
6. 墨子说:“尽也农夫之所以早出暮入,强乎耕稼树艺,多聚菽粟,而不敢怠倦者,何也?曰:彼以为强必富,不强必贫;强必饱,不强必饥,故不敢怠倦。”上述引文反映出在战国时期:
A. 土地兼并严重,农民生活悲惨困苦 B. 奴隶地位低下,阶级矛盾日益激化
C. 铁器牛耕推广,奴隶主役使奴隶去开荒 D. 生产方式改变,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
【答案】D
考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发达的古代农业·小农经济
7. 唐代诗人张籍在《贾客乐》描述了商人“年年逐利西复东,姓名不在县籍中。农夫税多长辛苦,弃业宁为贩宝翁。”其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 商人为追逐利润往来奔波 B. 农民赋税沉重,被迫弃农经商
C. 商人好逸恶劳,弃农经商 D. 商人赋税沉重,被迫弃商经农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提取材料的关键信息“农夫税多长辛苦,弃业宁为贩宝翁”,这反映了农民不堪沉重的赋税,被迫弃农经商,B项正确;D项与材料意思相反;A项“追逐利润”、C项“好逸恶劳”都与材料信息“税多长辛苦”不符。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商业的发展·唐代商品经济的发展
8. 沈括《梦溪笔谈》载:“世间锻铁所谓钢铁者,用柔铁屈盘之,乃以生铁陷其间,泥封炼之,锻令相入,谓之团钢。”这项技术最早出现于:
A. 春秋时期 B. 西汉 C. 南北朝 D. 北宋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材料中“世间锻铁所谓钢铁者,用柔铁屈盘之,乃以生铁陷其间,泥封炼之,锻令相入,谓之团钢。”描述的是一种灌钢法,该方法出现于南北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浙江省高考化学一轮复习32化学反应条件的控制课件苏教版.ppt
- 浙江省高考化学一轮复习31物质的检验与鉴别课件苏教版.ppt
- 浙江省高考化学一轮复习30物质性质的探究课件苏教版.ppt
- 浙江省高考化学一轮复习2物质的量 物质的聚集状态 物质的量浓度课件苏教版.ppt
- 浙江省高考化学一轮复习33物质的定量分析课件苏教版.ppt
- 浙江省高考化学一轮复习34物质的制备与合成课件苏教版.ppt
- 浙江省高考化学一轮复习5原子结构课件苏教版.ppt
- 浙江省高考化学一轮复习7微粒间的相互作用与物质的多样性课件苏教版.ppt
- 浙江省高考化学一轮复习9原电池工作原理化学电源课件苏教版.ppt
- 浙江省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二部分化学实验综合课件苏教版.ppt
- 湖北省荆州市沙市区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
- 湖北省荆州市沙市区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
- 湖北省荆州市沙市区高一生物上学期第六次双周练试题(含解析).doc
- 湖北省荆州市沙市区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三次双周考试题(含解析).doc
- 湖北省荆州市沙市区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二次双周考试题(含解析).doc
- 湖北省荆州市沙市区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双周考试题(含解析).doc
- 湖北省荆州市沙市区高二化学下学期第三次双周考试题(A卷)(含解析).doc
- 湖北省荆州市沙市区高二政治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
- 湖北省荆州市沙市区高二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
- 湖北省荆州市沙市区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五次双周练试题(含解析).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