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结法熟料溶出工艺研究.docVIP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烧结法熟料溶出工艺研究.doc

烧结法熟料溶出工艺研究 程来星 (黄石职业技术学院,湖北黄石 43500) 摘要:通过正交试验与单因素试验考察了溶出时间、液固比、溶出温度及调整液中碳酸钠浓度等因素对烧结法熟料溶出过程的影响,并确定了影响因素的主次关系。结果表明,影响因素主次关系依次是温度、时间、液固比、碳酸钠浓度,在下述条件下,氧化铝溶出率达到91.26%碳酸钠浓度20 g/L液固比5∶1、溶出时间30 min、溶出温度80 ℃。 关键词:氧化铝;烧结法;熟料溶出;正交试验 中图分类号:TF8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545(2013)01-0000-00 Study on Sintering Clinker Digestion Process CHENG Lai-xing (Huangshi Polytechnic College, Huangshi 435000, Hubei, China) Abstract:The effect of temperature, time, ratio of liquid to solid(L/S), and concentration of sodium carbonate in correction liquor in clinker digestion process were investigated with orthogonal experiment and single factor experiment, and the four factors were determined based on influence momentum.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four factors in sequence from high to low are temperature, time, L/S, concentration of sodium carbonate. The leaching rate of alumina is 91.26% under the conditions including digestion temperature of 80 ℃, dissolving time of 30 min, L/S of 5∶1, and concentration of sodium carbonate of 20 g/L. Key words:alumina; sintering process; digestion of clinker; orthogonal experiment 烧结法生产氧化铝工艺中由于熟料溶出时发生二次反应[12],不仅使氧化铝溶出率降低,还会影响其他工艺过程的正常运行,从而直接影响氧化铝生产技术经济指标[3]。近年来,不少探索了溶出过程中二次反应的影响规律[47],总结出了一套抑制二次反应的措施[812]。为了获取熟料中氧化铝最大溶出率,更好了解二次反应程度以及添加剂对二次反应的抑制效果,针对某铝厂提供的原料,通过正交试验与单因素试验溶出温度时间、液固比碳酸钠浓度,确定最佳溶出条件。 1 试验原料 来于国内某铝厂,成分分析SiO2 10.50、Fe2O3 4.52、Al2O3 27.84、CaO 17.64、TiO2 1.56、Na2OK 17.26、Na2Os 2.60、K2O 4.05。粒度分析结果+0.833 mm 0.27、-0.833~+0.310 mm 1.62、-0.310~+0.147 mm 16.95、-0.147~+0.104 mm 29.48、-0.104 mm 51.68。 根据某铝厂的实际生产数据,的铝酸钠溶液。 试验结果与.1 正交试验结果及极差分析 L9(34)进行正交试验结果如表1所示。基金项目:湖北省黄石市科技局项目(201220237338.5);黄石职业技术学院重点研究项目(201217) 作者简介:程来星(1964-),男,湖北黄石人,副教授表1 正交试验结果 Table 1 Result of orthogonal experiment 序号 D溶出温度℃ E溶出时间min F液固比 G碳酸钠浓度(L·g-1) 溶出率% 1 40 20 4∶1 10 86.52 2 40 30 5∶1 20 83.22 3 40 40 6∶1 30 85.66 4 60 20 6∶1 20 85.59 5 60 30 4∶1 30 90.31 6 60 40 5∶1 10 85.92 7 80 20 5∶1 30 91.01 8 80 30 6∶1 10 90.81 9 80 40 4∶1 20 91.15 K1 78.47 81.54 82.08 85.04 K2

文档评论(0)

275243314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