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麻醉性镇痛药和其拮抗药
麻醉性镇痛药及其拮抗药.txt39人生旅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逆境 失意会经常伴随着我们,但人性的光辉往往在不如意中才显示出来,希望是激励我们前进的巨大的无形的动力。40奉献是爱心,勇于付出,你一定会收到意外之外的馈赠。所谓麻醉性镇痛药(narcotic analgesics, 或narcotics),通常是指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能解除或减轻疼痛并改变对疼痛的情绪反应,剂量过大时则可产生昏睡的药物。麻醉性镇痛药有时也称为阿片类药(opiates)。按严格的定义,阿片类药是专指天然的阿片生物碱及其半合成的衍生物;而将能与阿片受体结合并产生不同程度激动效应的天然的或合成的物质则统称为阿片样物质(opioids)。实际工作中往往将阿片类药和阿片样物质这两个名词混用。
麻醉性镇痛药的经典代表是吗啡。这是阿片(opium)的天然生物碱,1803年由Serturner首次从阿片中分离出来,1925年由Gulland和Robinson确定其化学结构。Eisleb和Schauman于1939年合成的哌替啶是第一个合成的麻醉性镇痛药。1942年合成的烯丙吗啡,首次发现有拮抗吗啡的作用。近些年来,许多新的麻醉性镇痛药及其拮抗药相继合成,为临床麻醉提供了一系列可供选用的药物。
麻醉性镇痛药在临床麻醉中应用很广,可作为术前用药、麻醉辅助用药、复合全麻的主药,以及用于术后镇痛和其他疼痛治疗。由于麻醉性镇痛药基本都可产生依赖性,必须按国家颁发的《麻醉药品管理条例》严加管理。
近年的研究发现,除阿片受体外,中枢神经系统还可通过其他机制产生镇痛效应, 从而开发出一些非阿片类中枢性镇痛药,其中已在临床广泛应用的是曲马多,也在本章一并介绍。
第1节 概 述
一、 构效关系
吗啡及其他有镇痛作用的阿片生物碱都具有Ⅰ、Ⅱ、Ⅲ三个环构成的氢化菲核(phenanthrene)作为基本骨架(图23-1a)。吗啡的环Ⅰ的3位和环Ⅲ的6位分别有一个羟基,具有重要的药理作用。3位羟基被甲氧基取代,成为可待因;3位和6位羟基均被甲氧基取代,成为蒂巴因,就改变了药物的性能。环Ⅰ与环Ⅲ之间有氧桥相连。此氧桥如被破坏,就形成阿朴吗啡,失去其镇痛效能而产生很强的催吐作用。环Ⅱ9位与13位之间有乙撑胺链[-CH2CH2-N(CH3)-]相连。吗啡的镇痛性能取决于γ-苯基-N-甲基哌啶的存在(图23-1b)。这也是许多的镇痛药所共有的基本结构。此结构的N上的甲基被烯丙基取代,即生成具有拮抗作用的药物,如烯丙吗啡。
二、 阿 片 受 体
自1973年以来,国外学者相继发现在脑内和脊髓内存在着阿片受体(opioid receptors)。这些受体分布在痛觉传导区以及与情绪行为相关的区域,集中分布在导水管周围灰质、内侧丘脑、杏仁核和脊髓罗氏胶质区(substantia gelatinosa)等。1975年以来又先后发现体内有几种内源性阿片样肽(β-内啡肽、脑啡肽、强啡肽)是这些受体的内源性配基。阿片受体和内源性阿片样肽的发现,为解释麻醉性镇痛药的药理作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既往将阿片受体按其激动后产生的效应分为四型,即μ、к、δ和σ-受体,其中σ-受体是否为阿片受体尚无定论,因为未找到其内源性配基。过去曾提出μ受体又分为μ1和μ2两个亚型,但分子生物学研究未予以证实。目前公认的是阿片受体分为三型,各型受体激动后产生的效应,以及与其相应的内源性阿片样肽和激动药的代表,详见表23-1。
表23-1 阿片受体的分类
型 别 效 应 内源性配基 激动药代表
μ 脊髓以上镇痛,呼吸抑制,心率减慢,依赖性 β-内啡肽 吗啡、哌替啶
κ 脊髓镇痛,镇静,缩瞳,轻度呼吸抑制(?) 强啡肽 喷他佐辛、布托啡诺
δ 调控μ-受体活性 脑啡肽 ?
20世纪90年代分子生物学家Evans等和Kieffer等同时克隆成功δ受体,随后又克隆成功κ受体和μ受体,分别命名为DOR、KOR和MOR。但上述两种命名法都未提供这些受体的性质。1996年国际药理学联合会(IUPHAR)提出了受体命名的原则:受体应按其内源性配基命名,并按通过克隆化和氨基酸序列证实其存在的时间顺序用数字角码表示。根据这一原则,所有阿片样物质(opioids)作用的受体都应称为OP;δ受体于1992年最早克隆成功,命名为OP1,随后于1993年和1995年相继克隆成功κ和μ受体,分别命名为OP2和OP3。阿片受体的3种分类比较见表23-2。
表23-2 阿片受体的3种分类
IUPHAR命名 药理学命名 分子生物学命名 内源性配基
OP1 δ DOR 脑 啡 肽
OP2 κ KOR 强 啡 肽
OP3 μ MOR β-内啡肽
为了与本书其他章节相一致和照顾读者的习惯,本章仍按传统的药理学命名叙述。
脑内不同部位的阿片受体可能与麻醉性镇痛药的不同作用有关:孤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汉英翻译基础教程-冯庆华-一93页精品课件.ppt VIP
- 设备采购供货安装投标方案.docx VIP
-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压强测试题新版新人教版.docx VIP
- 升压站强条执行记录表(完整版)-(1).docx VIP
- 黑龙江箵哈尔滨市松雷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开学测试英语试卷+.docx VIP
- FANUC数控系统31i-B维修说明书(非常详细).pdf VIP
- 眼科设备采购投标方案.doc VIP
- 铁路售票员培训课件.pptx VIP
- 铁路与轨道交通客运安检实务 项目一 铁路与轨道交通安检基本知识.pptx VIP
- 元素周期律 高一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