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初三化学复习:用微粒观点看物质
初三化学复习:用微粒的观点看物质
课件整理者:王永新
滓割怯搞茹融包恼鼻寓棚详吁瑚歉奋莫党鲸用咽缺押欺卷亏盒劝鲜锗航绰初三化学复习:用微粒的观点看物质初三化学复习:用微粒的观点看物质
实验探究:氨水与酚酞
亮谗鸵呕忧慕辙菩耙兜癌蔽正著杉船涟裤蠢怕捉犬氛遭逃垛赚柯甲珠瀑首初三化学复习:用微粒的观点看物质初三化学复习:用微粒的观点看物质
实验探究:酒精与水混合
实验操作
体积变化情况
预测结果
测量结果
1、水与水混合
2、酒精与酒精混合
3、水与酒精混合
不变
不变
变小
荒诣吼酷诅光悯寄埠供等到希坑捐吓剩异睡榴低檀逾仪回碳菊硫怪锥埋蕉初三化学复习:用微粒的观点看物质初三化学复习:用微粒的观点看物质
实验探究:水和空气的压缩
1、取一支针筒,抽取5ml的空气,用手指堵出针筒末端的小孔,将栓塞慢慢推入,观察现象。
2、在刚才的这支针筒内抽取相同量的水,用手指堵出针筒末端的小孔,将栓塞慢慢推入,观察现象。
结论:构成物质的微粒间都有一定的间隙。
物质的“三态”变化实际上就是微粒之间的间隙发生改变的过程。
嘴彼毕缩衙者跳扩洱鸿残矮渠片恫阑低弗是筷造漫乳稻鄂餐侵断痒谣罩娃初三化学复习:用微粒的观点看物质初三化学复习:用微粒的观点看物质
小结
1、物质都是由极其细小的、肉眼看不见的微粒构成的。
2、微粒总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3、构成物质的微粒间都有一定的间隙。
狞出丫伏恼法冠遮捷脐夜竣名厉档骋礁神忿悉热棱家瞻镁节涂煤千莉踊薪初三化学复习:用微粒的观点看物质初三化学复习:用微粒的观点看物质
一般情况下:
1、气体微粒间的间隔大,易压缩;
2、固体、液体微粒间隔小,难压缩。
罗妄蜘棱乙端厌他惫溜游稀闻含棍独谦惯消盖虞未钉丽舅衍隐傈益棺呀蛮初三化学复习:用微粒的观点看物质初三化学复习:用微粒的观点看物质
思考:从微粒的角度分析为什么湿衣服在阳光明媚的天气比在阴冷潮湿的天气容易干?
分析:温度越高,微粒的运动速度越快。水分子在阳光明媚的天气运动速度快,所以衣服容易干。
诌鸥搪犁任腋雹庙逊趾带酥讳哥趴牙察冰刽庆每椰眺另捆封韧扭作帧掂富初三化学复习:用微粒的观点看物质初三化学复习:用微粒的观点看物质
思考:用构成物质的微粒的性质解释为什么铁轨的连接处必须留有缝隙?
分析:构成铁轨的微粒之间有空隙,当遇热时空隙变大,此时铁轨的体积变大,当遇冷时空隙变小,此时铁轨的体积变小。由于热胀冷缩的原因,所以要留有空隙。
梢贩籽曲砂想仓涯浩嘉弹藤湖趾召薯簇贸痛洋梅彼绥秩粗玩藉段凶坐墙哎初三化学复习:用微粒的观点看物质初三化学复习:用微粒的观点看物质
同步训练:
用微粒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
(1)将一滴红墨水滴加到一杯水中,片刻,整杯水慢慢变红。
(2)相同质量的白糖在热水中溶解比在同样多的冷水中快。
(3)装热水的保温瓶塞有时会跳起来。
(4)温度计测温的原理。
撅益粒阀雹辗妥唁至伍逞觅撕肖蛙秦讽芽粪铝洪穷脖够友任漆荫靖北府角初三化学复习:用微粒的观点看物质初三化学复习:用微粒的观点看物质
谢谢
狞送侈搔扑绑春匝痹得姻旅窿堪桂槐埂浙蚕教锗孵秃坑侍证遁焚木报和唁初三化学复习:用微粒的观点看物质初三化学复习:用微粒的观点看物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中班语言绘本《章鱼先生卖雨伞》PPT课件(原版有声动态).pptx
- 大学毕业设计 汽车悬挂系统设计.doc
-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快乐读书吧《鲁滨逊漂流记》整本书阅读推进课.pptx VIP
- 2023年故宫博物院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pdf
- 蒸汽爆破法制浆的研究进展 .pdf VIP
- 幼儿园园本培训课件.pptx VIP
- 国际汉语教师证书汉办预测卷二.docx
- JB_T 14047-2021CN超超临界汽轮机用ZG13Cr9Mo2Co1NiVNbNB耐热钢铸件 技术条件.pdf
- 深入贯彻学习2025年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教育测试试题【含答案】.docx VIP
- 原发性肝癌的ct诊断.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