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采收成熟度对李果低温贮藏期间冷害相关酶活性和品质的影响
本科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 采收成熟度对李果低温贮藏期间
冷害相关酶活性和品质的影响
学 院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专 业 食品科学与工程
毕业届别 2009届
姓 名 孙志强
指导教师 毕阳
职 称 教授
甘肃农业大学教务处制
二〇〇九年六月
目 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1前言 1
2材料和方法
2.1材料 1
2.2取样 2
2.3冷害指数和褐变指数 2
2.4品质指标的测定 2
2.5细胞膜渗透率的测定 3
2.6生化指标的测定 3
2.7数据统计 4
3结果与分析 4
3.1 成熟度对李果实品质的影响 4
3.2成熟度对李果实生理生化的影响 6
4讨论 8
参考文献
英文摘要 11
致谢
采收成熟度对李果低温贮藏期间冷害相关酶活性和品质的影响
孙志强
(甘肃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05级食科班)
摘要:本试验以“红宝石”李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不同成熟度的李在低温贮藏时抗冷害的效果。结果表明:早采的李子果实比晚采的李子果实在低温贮藏期间PPO和POD酶活性首先开始上升,早采比晚采早10天;但在后期晚采PPO和POD酶活性迅速超过早采。晚采李果MDA含量首先升高,比早采提前10天;说明李子果实在低温贮藏过程中早采的果实越容易发生冷害,但早采品质高于晚采。
关键词:红宝石;早采;晚采;冷害
1前言
李(Prunus salicina L.)是主要夏令水果,常温条件下会迅速软熟、变质腐烂。为延长李果采后寿命常在0℃左右的低温下进行贮藏,但往往会导致冷害的发生[1]。致使果实风味淡化、果肉褐变软化、不能正常后熟[2]。冷害中由于大量活性氧的累积, 会引发膜脂过氧化,导致膜透性的增加[3]。目前关于李子的贮藏适温及其冷害发生的温度,一些报道也说法不一。有报道李子的冷害临界温度为6℃~7℃还有报道李子的贮藏适温为9℃、0℃等。一般来说李子贮藏温度低于6℃就会发生冷害,使果实风味变淡果肉发生褐变软化而丧失商品价值2.1 材料
供试“红宝石”李于2008 年8月采自兰州市园艺试验场管理水平一致的七年生果树。大小均匀一致、无病虫害、无机械伤、果型端正、不带果柄、果柄梗洼处无裂伤,色泽一致的七成熟、八成熟和完熟的李果,装入5 Kg的包装箱内,当天运抵甘肃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冷库,摆放于贮藏盒中,于0±1℃冷库中贮藏待测。
2.2 取样
在贮藏第0、10、20、30、40、50天分别取果皮下3-5 mm果肉,锡箔纸包裹,液氮冷冻后,-80℃低温冰箱保存待测,取样前各处理均经室温的24 hr货架期。每处理用果实15个,重复3次。
2.3 冷害指数与褐变指数
2.3.1冷害指数
参考孙秀兰[5]方法并修改。根据果面所呈现的冷害斑面积分为4级,无冷害症状为0级;冷害斑不超过果面的1/10为1级;占果面的l/10~1/2为2级;超过果面的1/2为3级。 冷害指数=
2.3.2 褐变指数
参考孙秀兰[5]方法并修改。沿果实赤道切开,根据果肉所呈现的褐变面积分为4级,无褐变为0级;褐变面积不超过切面1/10为1级;占切面1/10~1/2为2级;超过切面的1/2为3级。 褐变指数=
2.4品质指标的测定
2.4.1硬度
用GY-1型果实硬度计测定。围绕果实中部均匀取3个点测定。每处理每次测定10个果实。重复3次。
2.4.2可溶性固形物
用阿贝折光仪(WYA型)测定在果实的阴、阳面中部削去果皮后的果肉可溶性固形物。每个果实测点2个,每处理用果10个,重复3次。
2.4.3可滴定酸
参考韩雅珊(1992)[6]方法并改进。准确称取3.0 g果肉,用蒸馏水研成匀浆后离心(10,000×g,10 min),取3 mL上清液,再加入5 mL蒸馏水和2滴1%酚酞溶液,用0.01 M NaOH滴定。果实可滴定酸含量以苹果酸(折算系数为0.067)进行计算。
2.4.4 抗坏血酸
参照张水华(2004)方法并改进。准确称取3.0 g果肉于研钵中,加入2 ml 1%盐酸,匀浆,转移至25 ml容量瓶中,稀释至刻度,在20℃、10,000 rpm条件下离心10 min,取上清液待用。取0.1 ml的提取液,放入盛有0.2ml 10%盐酸的10 ml容量瓶中,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后摇匀,以蒸馏水为空白,用UV-2800型紫外分光光度计在243 nm处测定其吸光值,每处理重复3次。
结果计算:抗坏血酸含量(μg/g)=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计算机网络实验教程7(dnshttptcp协议学习与分析).doc
- 计算机网络协议分析 用户数据报协议udp 哈理工版本协议分析四.doc
- 计算机网络应用技术tcp ip协议 实习报告.doc
- 计算机网络与通信实验指导书 小沐贡献.doc
- 集中存储项目技术方案.doc
- 计算机网络与通信实验指导书1.doc
- 计算机系统与网络技术tcp ip协议集复习(完整版).doc
- 继保培训资料(一).doc
- 金祈藤茶体验会销模式操作手册之四试用事项.doc
- 江苏电信ip城域网升级扩容方案建议.doc
- 金融产品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积极适应市场风格,行为金融+机器学习新发现.pdf
- 交运物流2024年度投资策略:转型十字路,峰回路又转(2023120317).pdf
- 建材行业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板块持续磨底,重点关注需求侧复苏.pdf
- 宏观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复苏之路.pdf
- 光储氢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复苏在春季,需求的非线性增长曙光初现.pdf
- 公用环保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电改持续推进,火电盈利稳定性有望进一步提升.pdf
- 房地产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聚焦三大工程,静待需求修复.pdf
- 保险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资产负债匹配穿越利率周期.pdf
- 政策研究2024年宏观政策与经济形势展望:共识与分歧.pdf
- 有色金属行业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新旧需求共振&工业原料受限,构筑有色大海星辰.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