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quot;明道quot;之眼观quot;求真quot;之学quot;宋学quot;与任鸿隽对科学的认知.pdfVIP

以quot;明道quot;之眼观quot;求真quot;之学quot;宋学quot;与任鸿隽对科学的认知.pdf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以amp;quot;明道amp;quot;之眼观amp;quot;求真amp;quot;之学amp;quot;宋学amp;quot;与任鸿隽对科学的认知.pdf

以 学 “明道之眼观“求真之 “宋学” 与任鸿隽对科学的认知 王东杰 (摘要] 一般认为,中国现代的科学观念是和传统价值观相冲突的,有的学者则强调中国 现代科学与“汉学”或“考据学”的继承关系。任鸿隽的事例表明,“宋学”对于中国现代科学观 念的影响不容忽视。早年受到的士大夫训练一方面为他提供了批评“传统”的武器,另一方面也 使其常以“明道”的心态理解作为“科学精神”的“求真”。任氏宣称科学的本质不在“物质”而在 “方法”,根本还在“精神”,努力把科学向更为超越也更为通达的方向提升;同时又强调科学不过 是“常-/,v.毫jll练”,离不开“日用事物之间”,这都使得他笔下的科学更近乎“道”。 (关键词) 明道;求真;科学;任鸿隽 (中图分类号)K25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4769(2008)05—0146一ll 科学的兴起已引起了研究20世纪中国思想史 倡导的国故整理运动中的运用做了富有启发性的研 和文化史学者的兴趣,但就其在这段时期里享有的 究。他特别注意到相当一部分学者对于科学的理解 地位而言,现有研究还只算刚刚起步。既存成果主 都落实到“方法”与“精神”上,这既有要为中国传统 要集中在自然科学史方面,这些著作多由专业的科 的文史之学寻找一个平等地位的意图,也受到传统 学史研究人员完成,更偏重对科学概念和特定学科 观念中“重学轻术”一路思想的影响。但同时,20世 的科学实践本身的考察,对于科学与近代中国社 纪中国科学也一直有走向物质和技术的倾向。③ 会、文化、思想等相关领域的互动重视不够(其中 也有不少著作已经注意及此,惟用力尚嫌薄弱)。① 这一研究表明,现代中国学者对科学的理解不 仅仅是由西来的科学概念本身决定的(这一概念 另外,也有一些学者从思想史的视角触及这一问 题,多注意到科学与中国传统价值的冲突。②近年 在西方也处于不断变动的过程中),也与他们对中 罗志田先生对于科学观念在20世纪上半期胡适等 国现实及传统的认知有关,且在实际上受到传统观 ①近年来在这方面最为系统的一套成果是路甬祥主编的《中国近现代科学技术史研究丛书》(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2006年),基本不出上述范围,其中邹大海编的《中国近现代科学技术史论著目录》第3册是一部很有用的参考书。 汪晖《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下卷第2部《科学话语共同体》,三联书店,2004年,等。 ③罗志田:走向国学与史学的“赛先生”——五四前后中国人心目中的“科学”一例》、《物质的兴起:20世纪中国文化 纪的中国思想与学术掠影,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1年,160—189页。 (作者简介]王东杰,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四川成都6100“。 ·146· 念的制约和引导。从社会史的角度看,清季民初的 代思潮鼓动下,他到上海中国公学读书。次年赴日 读书人正从传统意义上的士向现代意义上的知识 本留学,参加同盟会。辛亥事起回国。1912年底 分子转变,胡适那一代学者基本上已属于后者,但 转往美国,先后就读于康乃尔大学等校。 早年教育养成的士人心态仍不时显现于他们的观 在美期问,任鸿隽思想发生了变化,由热衷于 念世界。因而,他们笔下的科学虽是外来客,仍使 政治革命转向了科学救国。其间,他参与发起了 人有似曾相识之感。罗志田教授的研究偏重在文 《科学》杂志和中国科学社。回国后,先后出任北 史学者对科学的看法,因而特别注意到科学走向国 京大学教授、教育部专门教育司司长、东南大学副 学和史学的过程。而当时思想界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