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清华简芮良夫毖试论
清华简《芮良夫毖》试论
曹建国
(武汉大学)
《清华简》(三)中有两篇韵文文献,一曰《周公之琴舞》,一曰《芮良夫毖》。
按道理说,这是两篇非常重要的文献,不仅在于它的史学价值以及文化史价值,
尤其是它的文学价值。周公之礼作乐,以及大量诗文系于他的名下,他的名声自
然很显赫。而芮良夫的作品更是见诸《诗经》、《国语》与《逸周书》,也算是一
个非常了不起的人物。但有意思的是,自《清华简》三公布以来,大家对这两篇
文献尤其是《芮良夫毖》的关注并不多。一些基本的问题没有达成共识,甚至没
有涉及,比如文献的性质与真伪。缘此,本文拟对《芮良夫毖》的一些问题进行
探讨。不当之处,请方家正之。
一 简文分章及训释
为了方便论述,我们先迻录简文如下。释文从宽式,并随文注出韵部,以便
于下文展开相关问题的讨论。分章处理谨依从用韵,,并对一些简文的训释作一
些讨论。下文中的“▍”,表示简文书写者所加的墨钉。
周邦聚(骤)有祸, 寇戎方晋,厥辟、御事,各縈其身,恒静于富,莫治
庶难,莫恤 【1】邦之不宁。▍芮良夫乃作䛑再终。▍曰:
敬之哉君子,天犹畏(微)矣。▍敬哉君子,寤败改䌛 (宵)。▍【2】龏天之
畏,载圣(听)民之䌛 (宵)。间隔若否,以自訿䜋 (微)。【微宵合韵】
天猷畏矣 “猷”与 “犹”通,古书习见。犹,欲也。畏,当读为“威”。
1
“天犹威矣”,即《诗·雨无正》之“旻天疾威”,相同文例也见于毛公鼎。
寤贁改䌛 《尔雅·释诂下》:“迪、繇、训,道也。”此处“䌛 (繇)”当
训为“道”,改繇即改道。此可与 《逸周书·芮良夫》之 “呜呼!惟尔执政朋友
小子,其惟洗尔心,改尔行,克忧往愆,以保尔居”, 《楚辞 ·天问》之 “悟过
改更,我又何言?”等相参。
龏天之畏,载圣 (听) 民之䌛 案:“龏天之畏”即 “恭天之威”,亦即 “畏
天之威”,可与《诗·我将》之“畏天之威,于时保之”对读。载,整理者解释
为语辞。不妥,当释为“行”。《书·皋陶谟》:“亦言其人有德,乃言曰:载采采。”
1 于省吾:《泽螺居诗经新证 泽螺居楚辞新证》,中华书局 2003 年,第 28 页。
2
孔传:“载,行;采,事也。” 圣,读为听,顺也。繇,道也。“载听民之繇”与
“畏天之威”相对成文。
这一段简文的意思说,上天要发怒了,君子要顺天意,合民心,变改政道。
若不顺天意,民心阻隔,那便是自求其殃。
由求圣人,以 (申)尔谋猷(幽)。毋䐓闻䌛 ,度【3】毋有咎 (幽)。▍毋惏贪
惃,满盈康戏,而不智(知)寤告 (觉)。▍此心目亡亟,富而亡 (支) ,用莫能
止 【4】欲,而莫肎齐好 (幽)。尚恒恒敬哉,顾彼后复(觉)。君子而受柬(谏) ,万
民之咎 (幽)。所而弗敬,卑之若 【5】重载以行崝险,莫之扶道,其由不颠覆(觉)。
【幽觉合韵】
3
由求圣人 整理者言:“‘由’通 ‘迪’,语气助词。” 《诗经·大雅 ·桑
柔》: “维此良人,弗求弗迪。”毛传: “迪,进也。”
毋䐓闻䌛,度毋有咎 简文中的“繇”或可训为“兆辞”,“有咎”也是
占筮的习用语。占筮有告繇和不告繇之分别,《诗》亦有其例。《卫风·氓》之
“尔卜尔筮,体无咎言”,《大雅·绵》之“爰始爰谋,爰契我龟;曰止曰时,
筑室于兹”,此皆告繇之例。《诗·小旻》之“我龟既厌,不告我犹”,乃不告
繇之例,犹《周易·蒙》渎筮不告之义。不告繇则无以图吉凶,故《小旻》讳之。
毋惏贪 惃 此句可以和《大雅·桑柔》之“民之贪乱,宁为荼毒”相参。
此心目亡亟 “无极”即“罔极”,《诗经》习见,如《小雅·蓼莪》之 “欲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