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气候变化机理及预测探究.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全球气候变化机理及预测探究

全球气候变化机理及预测探究摘要: 气候系统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但是随着经济发展,特别是大量使用矿石能源造成温室气体的无限制排放,导致全球变暖。 Abstract: The climate system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ecosystem, and it is also human survival environment. However, with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particularly the unrestricted emissions of greenhouse gases caused by the extensive use of ore energy, resulted in global warming. 关键词: 气候变化;温室气体;二氧化碳 Key words: climate change;greenhouse gas;carbon dioxide 中图分类号:P46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2)15-0007-0 0引言 气候变化是指气候平均状态和离差(距平)两者中任意一者或者同时出现了统计意义上的显著变化。离差值增大意味着气候状态越来越不稳定,气候变化的敏感性也在增大。由大气圈、冰雪圈、生物圈、水圈、岩石圈(陆地)组成的气候系统的变化会造成气候的变化。影响气候系统变化的因素,大体上来讲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自然的气候波动,另一类是人类活动的影响。包括太阳辐射、火山爆发、地球运转轨道和固体地球的变化等等在内的变化属于前者的范畴,而后者包括人类燃烧化石燃料、毁林以及其它工农业活动引起的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的增加、硫化物气溶胶浓度的变化、陆面覆盖和土地利用的变化等等。大气中的一些气体如水汽、臭氧、二氧化碳等,它们可以通过太阳的短波辐射,使地表温度升高,同时,它们会阻止地表向宇宙空间发射长波辐射,造成大气温度的上升。它们(以二氧化碳为代表)产生的效应与“温室”的作用相似,因此被称为温室相应,这些气体即是温室气体。 1全球气候变化的证据 2005年和1998年是1850年器测全球地表温度记录以来最暖的两年。近50年来,地表温度以每十年0.13[0.10至0.16℃]的趋势变暖,这几乎是近100年的两倍。。从1850至1899年到2001至2005年,气温升高总量为0.76[0.57至0.95]℃。对流层中下层温度的升高速率与地表温度记录类似,并在其各自的不确定性范围内相一致,这在很大程度上弥合了TAR中所指出的差异。 在陆、区域和洋盆尺度上,已经从北极的温度和冰、大范围的降水量、海水盐度、风场等方面发现气候的长期变化较为明显,目前已观测到的极端天气方面的变化,包括干旱、强降水、热浪和热带气旋强度等。近100年来,北极平均温度的增高速率几乎是全球的两倍。 有数据显示,在南北半球,近20年来陆地的增温速率0.27°C/10年和0.13°C/10年,可见陆地温度增温明显快于海洋。近30年来,全球出现大范围的增温,而出现在北半球高纬地区的增温幅度最大,北半球的冬季和春季是最大增温期。 北极年平均海冰面积以每十年2.7%[2.1至3.3%]的速率退缩(可通过1978年以来的卫星资料发现),而到了夏季会以每十年7.4%[5.0至9.8%]的速率大幅度退缩。北方冻土层顶部温度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出现普遍上升的现象(高达3℃),而北半球季节冻土的最大面积自自1900年以来减少了了约7%,春季减少高达15%,南北半球的中纬度西风带西风自上世纪60年代以后,也在加强。 高强度、持续时间长的干旱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出现在更大范围的地区,特别是在热带和副热带。干旱的变化与变干增加有关(温度升高和降水减少等),而海表温度(SST)、风场的变化、积雪减少等都会引起干旱的发生。自20世纪下半叶以来,热浪一直在持续增长。极为典型的就是发生在2003年夏季的欧洲中西部创记录的热浪,当时的温度水是自1780年开始拥有器测记录以来最暖的(比先前最暖的1807年高1.4°C)[1-2]。 2气候变化的机理 观测到的20世纪中叶以来大部分的全球平均温度的升高,很可能是由于观测到人为温室气体浓度增加所导致的。这是一个进步,因为TAR的结论是:最近50年观测到的大部分变暖可能是由于温室气体浓度的增加。当前大气CO2和CH4的浓度远超过根据追溯到65万年前极地冰芯大气成分记录得到的工业化前数值。有多种证据证实这些气体在工业化后的增加不能归结为自然机制。 工业化时期以来大气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主要源于化石燃料的使用,土地利用变化是另一个显著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