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之子黄汲清九十年风雨及辉煌.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大地之子黄汲清九十年风雨及辉煌

大地之子黄汲清九十年风雨及辉煌大地之子 1948年4月,黄汲清以其杰出的科学成就,在中央研究院第二届评议会第五次大会上荣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时年44岁,是地学界六位院士中最年轻的一位。 1948年8月,黄汲清代表中央地质调查所赴伦敦参加第18届国际地质大会,并在大会上宣读论文。会后,在英国、瑞典、丹麦、瑞士等地进行了地质考察,于次年1月乘船横渡大西洋,再次考察美国。 1949年6月,黄汲清由旧金山乘船抵达香港。这时北京、南京、上海已相继解放,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革命在全国范围内取得决定性胜利。当蒋管区撤退人潮向香港涌入时,黄汲清拒绝了傅斯年电函去台湾主持台湾大学地质系的邀请,毅然回到北碚,与家人一起,迎接新中国的到来。 在历史变革的重大关头,黄汲清又一次作出了人生选择。他的生命始终与中国地质事业融为一体,与中国大地融为一体,他离不开这块大地。 1949年11月30日,重庆解放,黄汲清以万分激动的心情在北碚广场和群众一起迎接解放军的到来。 西南军政委员会主席刘伯承、副主席邓小平亲切接见黄汲清,勉励他为新中国地质事业和建设事业服务。随后,黄汲清被任命为西南军政委员会委员、西南地质调查所所长。1952年,中央地质部成立后,改任为西南地质局局长。 1954年春,黄汲清奉调到北京,与我国最著名的矿床地质学家谢家荣一道,共同主持地质部全国矿产普查委员会(以下简称“普委会”)的技术领导工作。 在1937年抗日战争前夕的前中央地质调查所,两人就曾联手进行国家资源调查,一位是地质主任,一位是矿产室主任,现在两位老朋友又走到一起,为新中国的地质矿产事业贡献智慧和力量,都感到非常振奋。 发现大庆 1954年底,根据国务院指示和地质部安排,从1955年起普委会专事全国石油普查任务。黄汲清深感任务重大,这是他一生中第一次有机会在祖国统一后的960万平方公里大地上施展才能和抱负的时候,周恩来总理还亲自为他和谢家荣安排配备了业务助手。 黄汲清与谢家荣多次交换意见,共同认为片面强调“油在西北”是不全面的,找油工作应在全国范围内进行,首先应在一批大中型盆地进行,四川盆地、鄂尔多斯盆地、松辽盆地、华北盆地、柴达木盆地、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应当作为优选,布置石油普查队。 1955年1月20日至2月11日,地质部第一届全国石油普查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由于“煤在东,油在西”的传统认识还制约着人们,在这次会议上,黄汲清在松辽平原开展工作的意见未被采纳。 黄汲清坚持自己的意见,于会议结束前代表普委会向部务会议汇报,再次强调应在松辽平原开展普查。然而,在1955年2月1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部第一次石油普查工作会议决议》中,仍然一字未提松辽平原。 不能再等了。于是,黄汲清在自己的职权范围内,指示青年地质学家苏云山起草《松辽平原石油地质踏勘任务书》。 1955年6月7日,普委会办公室副主任李奔签发了这份《任务书》,11日下达东北地质局。这份《任务书》像一纸宣言,吹响了松辽平原石油踏勘的号角。 1959年9月25日,松辽平原扶佘27井发现工业油流;9月26日,松基3井油龙升天,一个世界级的大油田出现在东方地平线上,它是向新中国成立十周年献上的厚礼,被命名为大庆油田。 此前,日本人占领东三省达14年之久,做了不少石油调查工作,却一无所获。 大庆油田的发现是中国人民的骄傲,它粉碎了当时国际反华势力对中国进行的经济封锁,及时地向国家提供了可贵而急需的石油资源;长期支持了祖国社会主义建设。 江泽民同志、温家宝总理、曾培炎副总理曾先后在2002年两院院士大会、中国地质学会成立80周年庆祝大会及2004年黄汲清诞生100周年纪念大会上,充分肯定黄汲清提出的陆相生油理论为我国石油工业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高度赞扬以黄汲清为首的中国地质科学工作者为创立这一理论在祖国西部地区所进行的大量艰苦卓绝的工作及贡献。 2006年,在新世纪召开的第一次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胡锦涛主席又一次将“陆相成油理论和应用”与两弹一星、载人航天、杂交水稻、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等一起,列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最重大的科技成就之一。 历经风雨 1957年夏,一场疾风暴雨的反右运动席卷全国,一大批知识分子受到冲击,黄汲清也未能幸免。这年深秋,黄汲清患严重风湿热住进医院,后又并发肺炎险些危及生命,直到次年春天病愈出院。 从此,黄汲清离开石油工作第一线,但他离不开与他长年共同战斗的同伴们,仍然时时关心着全国石油普查勘探的进展。他的同伴们也离不开这位尊敬的导师,仍时时向他汇报工作,征求指导。 1958年,黄汲清被任命为中国地质科学院副院长,并主持大地构造研究室的科研工作,带领肖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