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纳米材料的测量与表征.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九章 纳米材料的测量与表征

第九章 纳米测量与表征 科学技术上的重大成就往往是以测量仪器和方法的突破为先导的。例如:由于毛细血管列式基因测试仪的发明,才克服了世界“人类基因测试工程”进程缓慢的困难,创造了该项工程大大提前完成的奇迹;正是由于1982年扫描隧道显微镜的发明,人类才第一次实现了可观察、测量、传感物体纳米尺度的位移、形貌或作用力的理想。扫描隧道显微镜和原子力显微镜等扫描探针显微技术推动了纳米科学技术的兴起和发展。 纳米科学和技术是在纳米尺度上(0.1~100nm)研究物质(包括原子、分子)的特性及其相互作用,并且对这些特性加以利用的多学科的高科技。为了对这些微观尺度上的物质的性质进行研究,需要对这些物质进行有效的观察,而诸如扫描探针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等仪器,犹如人类的眼睛,因此,纳米材料的分析和表征对纳米材料和纳米科技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三代显微镜 第一代为光学显微镜 1830年代后期为施莱德(M. Schleide)和施曼(T. Schmann)所发明;它使人类“看”到了致病的细菌、微生物和微米级的微小物体,对社会的发展起了巨大的促进作用,至今仍是主要的显微工具 第三代为扫描隧道显微镜 1982年比尼格和罗雷尔等发明了扫描隧道显微镜(STM),他适人类能够实时的观察单个原子在物质表面的排列状态和表面电子行为有关的物理化学性质,因此在表面科学、材料科学、生命科学等领域的研究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被认为国际科学界公认为20世纪80年代世界的十大科技成就之一。在STM之后,又相继出现了原子力显微镜(AFM)、扫描电化学显微镜(SECM)、开尔文力显微镜(KFM)等 第一节 纳米测量技术 分析科学是人类知识宝库中最重要、最活跃的领域之一,它不仅是研究的对象,而且又是观察和探索世界特别是微观世界的重要手段。随着纳米材料科学技术的发展,要求改进和发展新分析方法、新分析技术和新概念,提高其灵敏度、准确度和可靠性,从中提取更多信息,提高测试质量、效率和经济性。 概括国内外的纳米测量方法,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非光学方法:扫描探针显微术、电子显微术、电容电感测微法,另一类是光学方法:激光干涉仪、X光干涉仪、光学光栅和光频率跟踪等。 一、电子显微技术 电子显微技术和扫描隧道显微镜的发明,使科学家有了一双能直接看见微观世界的“眼睛”,为人类探索微观世界做出了巨大贡献,正因为如此,它们的发明者共同获得了1986年的诺贝尔物理奖。 电子显微技术: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扫描电子显微镜原理:根据电子光学原理,用电子束和电子透镜代替光束和光学透镜,使物质成像,能分辨的最小极限可达0.2nm。 扫描探针显微镜:扫描隧道显微镜(STM)原子力显微镜(AFM) 近场扫描光学显微镜(NOSM) 原理:采用极细的探针(尖端近一个原子大小)对物质表面进行逐行扫描(利用隧道电流或高度的变化)来获得表面形貌,其放大倍数可达上亿倍。 1932—1933年间,德国的Ruska和Knoll 等在柏林制成了第一台电子显微镜。放大率只有l2倍。表明电子波可以用于显微镜。1986诺贝尔奖见图。 1939年德国的西门子公司产生了分辨本领优于100 ?的电子显微镜。目前TEM的分辨率可以达到0.2nm,自动化程度相当高。 我国从1958年开始制造电子显微镜。 1、用TEM测纳米材料尺寸 (1).制样要求 [1] 负载的铜网上,铜网直径2-3 mm。 [2]样品必须薄,电子束可以穿透,在100 kV 时, 厚度不超过100 nm,一般在50nm。粉体、涂膜、切片、染色、OsO4 [3] 样品必须清洁,防尘,无挥发性物质。 [4]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耐高温、辐射,不易挥发、升华、分解。(注意辐射损伤) (2).基本步骤 [1] 将样品用超声波振荡分散,除去软团聚。 [2] 用覆盖有碳膜或其它高分子膜的铜网悬浮液中,捞取或用滴管滴在碳膜上,用滤纸吸干或晾干后,放入样品台。 [3] 在有代表性且尺寸分布窄的地方,分散好的地方照像。 (3)TEM法测纳米样品的优缺点 优点: 分辨率高, 1-3? , 放大倍数可达几百万倍, 亮度高, 可靠性和直观性强,是颗粒度测定的绝对方法。 缺点: 缺乏统计性。立体感差,制样难,不能观察活体,可观察范围小,从几个微米到几个埃。 [1]取样时样品少,可能不具代表性。 [2]铜网捞取的样品少。 [3] 观察范围小,铜网几平方毫米就是1012平方纳米。 [4]粒子团聚严重时,观察不到粒子真实尺寸。 尽管在分辨率上TEM不如扫描探针显微技术,然而TEM技术由于可以配合能谱仪、电子能量损失能谱使用,因此可以同时进行样品表面微区的成分分析;而X射线结合电子衍射或中子衍射可以给出这

文档评论(0)

sandaolingcrh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