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麻疹》院感控制相关知识
2015年02月第19整理《麻疹》院感控制的相关知识
2015年02月第19整理
【定义】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出疹性呼吸道传染病,在我国法定怆然并中属于乙类传染病。
麻疹是发展中国家儿童死亡的一个主要原因。
【流行病学】
1、发病季节:主要发生在冬春季节,全年均可发生
2、传染源:麻疹患者是唯一的传染源
3、传播途径:主要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播,也可经污染病毒的手传播。
4、人群易感性:人群普遍易感,接触患者后90%以上均可发病。
小儿以6月-5岁期间发病率最高。
5、管理传染源:隔离患儿至出疹后5天(并发肺炎10天)。密切接触者隔离观察3周 。
【病原学】
麻疹病毒在体外抵抗力较弱,对热、日光、紫外线及一般消毒剂敏感,
2、56℃ 30分钟即可灭活。
3、但对寒冷及干燥环境有较强的抵抗力,室温下可存活数天,-70℃可存活数年。
【保护易感人群】
主动免疫 :麻疹减毒活疫苗8月龄初种、6岁复种; 1.5-2岁接种麻风腮
2、被动免疫:接触麻疹患者后应立即采用被动免疫。在接触患者5天内注射人血丙种球蛋白3ml(或0.25 ml/kg)可预防发病;若5天后注射则只能减轻症状。
【消毒措施】(见麻疹终末消毒处理规范)
1、开窗通风上下午各30min,使用循环风紫外线消毒机进行空气消毒。
2、物体表面、门窗、墙面等使用1‰有效氯溶液擦拭、喷雾,作用时间应不少于60min。
3、被、褥、床等,可采取床单位臭氧消毒机消毒2小时。
4、对于盛装病人分泌物、排泄物和痰液的容器,可用500mg/L的含氯消毒液浸泡消毒30分钟后倒入厕所
5、医务人员做好手卫生。
参考文献
[1] 李兰娟,任红主编.传染病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8,63-67
[2] 李凡,徐志凯主编.医学微生物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8,243-244
[1] 杨锡强,易著文主编.儿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6,214-218
《麻疹》医疗护理相关知识
【临床表现】
临床上以发热、上呼吸道炎(咳嗽、流涕)、结膜炎(畏光、流泪及眼结合膜充血、眼睑水肿是本病点)、口腔麻疹黏膜斑(又称柯氏斑Koplik spot)及全身斑丘疹为主要表现,本病传染性强,易并发肺炎。病后免疫力持久,大多终身免疫。
1.典型麻疹表现
(1)潜伏期:6-18天,平均10天左右,潜伏期末可有低热、全身不适。
(2)前驱期(出疹前期),从发热开始至出疹,常持续3-4天,此期传染性最强
主要有以下症状:
① 发热:为首发症状,多为中度以上发热。
② 上呼吸道炎:在发热同时出现喷嚏、流涕、咽部充血、咳嗽等卡他症状
③ 畏光、流泪及眼结合膜充血、眼睑水肿等结膜炎症状是本病特点。
④ 麻疹黏膜斑:具有早期诊断价值,发疹前1-2天在两侧颊粘膜上相对于下臼齿对应处, 出疹后1-2天消失(3天)。
(3)出疹期:皮疹多在发热3-4天后按一定顺序出现,多为3-5天出齐,出疹时全身毒血症状加重,出疹期热更高,嗜睡或烦躁、厌食、呕吐,腹泻,肺部有少量啰音。出现并发症。(出疹顺序:自上而下--先于耳后、发际、颈部到颜面部,然后从上而下延至躯干、四肢,最后到手掌、足底。疹间皮肤正常,皮疹为略高出皮肤的斑丘疹(皮疹点隆起,状如麻粒,故名 HYPERLINK /view/142.htm \t _parent 麻疹)。逐渐融合成,色加深呈暗红。不痒。)
(4)恢复期:皮疹出齐后24小时后体温开始下降,按出疹先后顺序逐渐隐退,疹退后有糠麸样脱屑及棕色色素沉着为特征。1-2周完全消失。
2.常见并发症 (1)肺炎:最常见的并发症,多见于5岁以下患儿。
(2)喉炎、中耳炎、气管支气管炎、心肌炎、脑炎、维生素A缺乏症、营养不良等,原有的结核病恶化。
(3)远期并发症:应急性硬化性全脑炎
【护理】
对症处理:
① 发热时不予强行降温,以免影响出疹;尤其禁用冷敷和酒精擦浴。体温超过40℃给予小量(常用量1/3-1/2)退热药或温水擦浴。
② 注意做好皮肤、眼、耳、口、鼻腔的护理。
③ 补充维生素A、D及水、电解质。
2. 病情观察:① 生命体征监测;② 皮疹的变化;③ 并发症的观察。(脑炎轻重与麻疹轻重无关)
3. 病室温度18-22℃,湿度50-60%,勿捂汗。
【临床常见出疹性疾病】:病毒感染引起----麻疹、幼儿急疹(人疱疹病毒、热退疹出)、风疹
细菌感染引起----猩红热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