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版新学案》高三历史一轮-第1讲-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和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优化训练.docVIP

《金版新学案》高三历史一轮-第1讲-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和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优化训练.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金版新学案》高三历史一轮-第1讲-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和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优化训练

第1讲 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和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活页形式分册装订!)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2010·杭州市第一次高考教学质量检测)中国有句古语:叶落归根,认祖归宗。中国人的这种文化情结源于(  ) A.分封制 B.禅让制 C.宗法制 D.王位世袭制 解析: 叶落归根、认祖归宗都与血缘家族有关,明显体现了以血缘为纽带的家族观念,故选C项。 答案: C 2.下图是有关省份的汽车号牌图片,这些省份的简称源自西周分封制的是(  ) 解析: 本题考查分封制。山东简称鲁,源于西周分封的诸侯国鲁国。河南、河北、吉林分别简称豫、冀、吉,都与分封制无关。 答案: C 3.《姓氏起源》一书对“宋”姓的解释:周武王克商灭纣,建立周朝,封微子(商王后裔)于商丘,建立宋国,共传36代,亡于齐国;宋亡国后,原王公之族散居各地,以原国“宋”为姓,乃成宋姓。从宋姓起源中不能得出的历史信息是(  ) A.周礼维护中央集权统治 B.诸侯争霸导致宋亡国 C.周朝实行分封制和宗法制 D.反映早期政治制度特点 解析: 上述材料主要介绍了宋姓的来历,其中并未提及周礼,而且西周时期并未形成中央集权统治,故A符合题意。根据材料中“亡于齐国”可得出诸侯争霸导致宋亡国,据此可排除B。根据材料中“封微子……于商丘”和“共传36代”可知当时实行分封制和宗法制,据此可排除C。从宋姓的起源中可看出当时西周实行分封制和宗法制相结合的政治制度,而这正是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显著特征,故可排除D。 答案: A 4.(2010·江苏南京二模)清朝学者万斯大说:“古之时,诸侯之嫡长子为世子,嗣为诸侯;其余支庶之后,族类繁多,惧其散而无统也,因制为大宗小宗之法。”材料主要说明了(  ) A.大、小宗都有血缘关系 B.诸侯的庶子都不能取得政治权力 C.各级政权被一家一姓所掌控 D.宗法关系是维系政权的纽带 解析: 由“惧其散而无统也,因制为大宗小宗之法”可知宗法制为维系政权服务,D项正确。A项不是材料所要说明的观点;B、C显然错误。 答案: D 5.右图是一幅关于宗法制的漫画。上面的周天子听着悠扬的乐曲,下面的两个人却只能听单调的乐音。这主要说明了西周王朝(  ) A.宗法制下等级森严 B.分封制逐渐走向崩溃 C.嫡长子继承制原则 D.礼乐制度遭到破坏 解析: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图片信息“这么单调,为什么这么单调”体现了宗法制下森严的等级秩序。图文并没有体现出嫡长子继承制,更没有反映出分封制走向崩溃及礼乐制度遭到破坏的信息,故排除B、C、D三项。 答案: A 6.浙江省浦江县的“郑氏义门”,自南宋开始同居共食,鼎盛时三千多人同吃一锅饭。其孝义家风多次受到朝廷旌表,明太祖朱元璋亲赐“江南第一家”。出现这一现象的根源是(  ) A.郡县制 B.分封制 C.君主专制 D.宗法制 解析: 由“郑氏义门”“同居共食”“孝义家风”可知,题干所反映的是家族聚居的现象,这一现象的根源是宗法制。 答案: D 7.(2010·福建莆田质量检测)香港特别行政区中学历史教材《新理论中国历史·中四上》提到:“在封建制度下,周天子具有‘一尊’的统治地位,诸侯必须服从天子的命令。”这里的“封建制度”在我们现行历史教材中的提法是(  ) A.分封制 B.郡县制 C.君主专制制度 D.中央集权制度 解析: 在我国古代把分封制称作“封建”,“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就是西周采取分封制的目的。同时材料中又进一步提到了“周天子”。 答案: A 8.(2010·东北三校联考)古代把皇帝称为“陛下”。“陛”本意指宫殿的台阶,后来特指皇帝座前的台阶。臣民要同皇帝说话,常常要通过站在“陛下”的侍卫转达。“陛下”称谓的由来反映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突出特征是(  ) A.封建等级制度森严 B.专制皇权不可逾越 C.中央机关权力分化 D.皇帝推崇君权神授 解析: 由“臣民要同皇帝说话,常常要通过……”可知“陛下”代称“皇帝”说明了专制皇权不可逾越。 答案: B 9.秦朝统一后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中,革除东周以来政治弊端的重要决策是(  ) A.建立刺史制度 B.确立三公九卿制 C.推行郡县制 D.以法治理国家 解析: 东周以来政治上的主要弊端就是实行分封制,最终导致地方诸侯王的势力太大,不听命于周王朝,所以秦朝针对东周的这一弊端推行郡县制,郡守和县令都由皇帝直接任免。 答案: C 10.(2010·江苏南通4月)历史记载,公元前219年,秦始皇东巡郡县,封泰山,禅梁父,刻石颂秦德。颂词称“皇帝临位,作制明法,臣下修饬。二十有六年,初并天下,罔不宾服,亲巡远方黎民,登兹泰山,周览东极”云云。秦始皇封禅的最主要的目的是(  ) A.刻石颂德,流芳百世 B.齐鲁未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a888118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