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议特困职工医疗救助资金体系建设
浅议特困职工医疗救助资金体系建设摘要: 自开展特困职工医疗救助工作以来,我市逐步构建起顺应特困职工需求的医疗救助资金保障体系。现结合医疗资金保障体系运行中的问题谈一些看法。
Abstract: Since launching medical treatment assistance for the extremely poor worker, the medical treatment assistance capital support system for extremely poor workers is built in Qinhuangdao City. Aiming at the problems in medical treatment assistance capital support system, it discussed the measures to solve them.
关键词: 特困职工;救助;资金;体系;建设
Key words: extremely poor worker;assistance;capital;system;construction
中图分类号:R19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2)15-0126-01
1特困职工医疗救助工作中存在很多问题
生活困难职工医疗救助是在各级工会倡导下,动员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一项面向困难职工的医疗救助行为。它作为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中的一道保护屏障,其目的是对一部分生活遇到困难,甚至贫困状态的职工进行医疗救助。我市自开展特困职工医疗救助工作以来,逐步构建起顺应特困职工需求的医疗救助资金保障体系,增强了医疗救助的实效性。现结合资金保障体系运行中的问题浅谈一些看法。工会开展的困难职工救助工作还处于初步的探索阶段,从根本上讲还存在着以下问题:
一是特困职工门诊支出费用较大。根据调研,80%的困难职工家中有患病人员,而有各类重病的必须入院治疗的只占总人数的10%左右,也只有这10%左右的人群才能享受到城乡医疗救助的优惠政策,其他人员只能通过特殊救助的方式。其原因主要是:各类困难职工发生各种突发性疾病或小型病种时,一般只是去门诊就医,而不是选择入院治疗,虽然相对于高额的住院费用而言,去门诊就医花费较少,但我市的城乡医疗政策对困难职工的救助范围却是只含住院而不包括门诊费用,这样进一步造成贫困家庭“住不起院、报不了销”的两难局面。因此,扩大救助范畴,拓宽报销门槛已成为下一步我市困难职工救助工作亟需面对的问题。
二是病种单据难核,日常用药价高。现今各大病种五花八门,而工会负责特困职工救助的人员却不具有专业资格,病种及单据的审核只能是“看方核病、照单报销”,没有必要的核管和制约机制。且困难职工日常用药基本都是从各大药店以散户的形式购买,有些药价格极高,日积月累,积沙成塔,在仅能保障基本生活的前提下,各类困难职工的日常购药费用也渐渐占据了其家庭的主要支出范畴,从而在根本上导致了困难职工“因病致贫、因病更贫”。
三是医疗费用较高,救助政策“虚置”。由于医疗费用居高不下,百姓个人负担医药费用比例过大造成的“看病难、看病贵”现象极为突出。普通职工尚且如此,身为救助范围的困难职工中更是存在因无力先期支付医疗费用,导致放弃治疗,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政府救助政策的“虚置”。
四是慢性病无保障,救助标准偏低。根据调查,相当多的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的患病困难职工仍游离于医疗救助政策之外,无力医治或难以持续治疗的问题日渐突出。以慢性病中的尿毒症为例,一次透析要400元,可费用却无法在医疗救助金中报销。相对于一个低保家庭每人每月270元的低保补贴,就算不吃不喝每月只做一次透析还需自己再负担130元。由此可见,对慢性病的报销适当予以倾斜成为当务之急,而逐步建立慢性病救助制度也应成为医疗救助体系建设的重点内容。此外,城乡医疗救助报销标准偏低、档位间隔偏大也是困扰我们的根本性问题。即使困难职工符合城乡医疗救助的范畴,他的医疗费用达1万元时可补贴5000元,报销比例为50%,费用达到2万元时报销比例为40%。费用达5万元时报销比例仅为10%,单一的报销标准极大地降低了高费用困难职工的报销比例,从而造成城乡医疗救助在重病高价情况时报销比例的“失衡”。
2建立特困职工医疗救助资金体系应采取的措施
在救助困难职工问题上,本着“解决实际问题、化解现实困难”的原则,应务必确保“把钱用到刀刃上,让困难职工真正得实惠”,从而对困难职工的帮扶实现由“锦上添花”向“雪中送炭”转变。
一是补充门诊报销政策,破解门诊就医难题。放宽门诊费用、降低就医门槛应成为医疗救助的基础环节。应会同卫生、劳动、民政等部门,对正规门诊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