绒山羊附红细胞体病诊治.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绒山羊附红细胞体病诊治

绒山羊附红细胞体病诊治辽宁绒山羊属绒肉兼用型品种,因其产绒量高、适应性强、遗传性稳定等特点,在国内外享有盛誉,深受广大养殖户青睐和追捧。近些年,随着产业化、规模化养羊不断发展,绒山羊附红细胞体病在养殖过程中时有发生并呈加重趋势,目前,该病在辽东山区畜牧业生产防治工作中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发病案例 在2011年5月19日至30日,辽宁省丹东市宽甸大川头村八组共有5群羊476只陆续发病。1月龄至12月龄羊先发病,且传播快,病程1~5d后开始死亡,发病179只,残废20只,发病率为85%,死亡率为57%;12月龄以上大羊发病传播慢,病程5~11d,发病163只,死亡92只,发病率为53.8%,死亡率为28.8%;年龄越小,发病率、死亡率越高。 二、临床症状 1.急性型 见于1月龄至6月龄羊,病程1~3d,消瘦快,饮食废绝,眼结膜苍白,体温高达40.5~41.6℃,呈稽留热,反刍停止,无力至死。 2.亚性型 见于6月龄至12月龄羊,病程3~6d,精神沉郁,逐渐消瘦,食欲减少,眼结膜苍白,严重的可见粘膜黄染,尿色黄,体温高克40.5℃以上,呈稽留热,心衰、无力、死亡。 3.慢性型 见于12月龄以上成羊,病程6~11d,食欲减少,饮欲增加,流涎,双眼流泪,眼结膜有脓性分泌物,可视粘膜苍白,黄染,少数病畜下颌水肿,毛焦肋吊,四肢无力,肌肉振颤、磨牙,早期体温高达40~41.6℃,后期降至常温,卧地而死亡。 三、病理变化 1.急性型 身体消瘦,可视粘膜苍白,血液稀薄,凝固不良,肝肿大,边缘钝圆,质软呈土黄色,胆囊肿大,充满浓稠的胆汁。脾脏肿大,变软。心肌内外膜有出血点,全身淋巴结呈不同程度肿大,偶见出血。 2.亚急、慢性型 极度消瘦,贫血,黄疸,可视膜苍白,血液稀薄,皮下及肌间结缔组织呈胶样浸润,散发点状出血,全身脂肪黄染,肝脏先肿大变性,呈淡黄色,胆囊肿大,充满浓稠的胆汁,继之发生灶性坏死和增生,脾脏肿大,皮质散发点状出血。长骨的红色骨髓表现增生。胸腔、腹腔、心包囊积液。 四、实验室检验 1.涂片镜检 耳静脉采血,用4%枸橼酸钠抗凝血抹片,甲醇固定,姬姆萨染色,在油镜下镜检,可见红细胞变形,表面附着有椭圆形、半月形、杆状、逗点状、星状、大小不等的附着体,呈淡紫色,有折光性,无细胞壁和细胞膜和细胞核。 2.病原体活动性观察 静脉采鲜血到载玻片上,用等量的生理盐水稀释(用牙签充分混匀),用吖啶橙染色,在油镜下,可见红细胞呈月牙状,星状等多型性,细胞边缘附着球形,短杆状、星状、闪光状橘黄色的小体,有的附着干细胞表面,有的游离于血浆中摇摆流动。 五、防治 1.治疗 1.1在饲料中,每100kg饲料里添加适量微量元素,如维生素C200g、复合维生素B(可溶性粉)30g、葡萄糖3kg、小苏打400g; 1.2选用洛阳惠中兽药有限公司生产的红奇(100mL含磺胺间甲氧嘧啶10.0g,多西环素2.5g,甲氧苄啶2.0g,吲哚美辛1,0g,波瑞特5.0g,胃动力0.01g),深部肌肉注射0.2mL/(kg体重),1 d 1次即可;对重病的,可用红奇肌注,配合5%的葡萄糖200~500mL、10%的葡萄糖酸钙20~100mL、5%的碳酸氢钠50~250mL、维生素C10~30mL,1次静脉注射,连续2~4 d治愈。经过以上疗法,1~6个月龄的小羊治愈率达92%,6~12月龄育成羊治愈率达94.8%,12月龄以上成年羊治愈率达97.6%。 2.控制 2.1加强饲养管理,注重饲料营养、饲养密度等;减少应激反应,如降温、雨淋等;扑杀蚊、虱子等; 2.2对患病动物隔离治疗,避免治疗器械被污染; 2.3控制继发感染,促进动物生产性能提高; 2.4每周采用卫康-THN带羊消毒1次,每月用圆兰红散拌料7d。 六、小结 羊附红细胞体病是在一定应激因素或慢性传染病存在的条件下,引起抵抗力下降,通过直接或间接途径传播,所以减少应激反应,净化慢性传染病、切断传播途径是控制该病的重要措施。 由于该病引起机体自身免疫病、低血糖、酸中毒、溶血性贫血等病理生理反应,所以该病的治疗应早诊断、早治疗,同时应配合治疗,以使机体能迅速恢复,并控制继发感染。 此病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疾病,所以在不影响动物生产性能的前提下,病原体在机体血液中数量保持相当低的水平是允许的,但需要控制病原体数量,如饲料中可加适量敏感的抗生素,如惠中生产的妙福等。 1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