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码复制框架视角下翻译对现代汉语发展变化影响.docVIP

编码复制框架视角下翻译对现代汉语发展变化影响.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编码复制框架视角下翻译对现代汉语发展变化影响

编码复制框架视角下翻译对现代汉语发展变化影响摘 要:基于编码复制框架理论,借助历时双语平行语料库和类比语料库,考察20世纪前半叶被动语态在翻译汉语和原创汉语中的历时发展,研究翻译在现代汉语发展变化中的作用。研究发现:(1)总体上,翻译汉语中含“被”的被动语态呈降低趋势;而原创汉语中,却先升高,后降低。(2)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尽量减少欧化成分,使译文更加符合汉语习惯;而作家在创作过程中,很大程度上复制了译文的处理方式,造成了汉语的欧化。(3)翻译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现代汉语的发展变化。 关键词:编码复制框架理论;现代汉语;被动语态;翻译的作用 中图分类号:H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169(2012)03012905 一、引 言 语言是不断发展变化的,除了受政治、经济、文化等影响外,语言接触(Language Contact)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Heine Kuteva\[1\];Thomason Kaufman\[2\];Weinreich\[3\])。对于语言接触引起的语言变化,研究者多关注双语或多语社区中,面对面交流而产生的语言变化,而对以书面语翻译为载体的间接语言接触却很少谈及。翻译作为语言接触的一种,要么被忽视,要么被归结于词汇借译(Loan Translation)。实际上,翻译是语言接触的一种重要的、特殊的形式,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目标语原创语言的发展(Kranich et al\[4\](P11))。翻译作为诱因(Trigger)、通道(Gateway)、导管(Conduit)等,在改变目标语原创语言的语法系统和交际规范中发挥着重要作用(Koller\[5\](P113));Becher,House Kranich\[6\](P147-148);Baumgarten\[7\](P2);Baumgarten zetin\[8\](P293);Cary\[9\](P3)认为翻译承载着发现的作用(转引自Mohamed)。然而,翻译作为语言接触的一种形式,在语言学和翻译学领域的考察都欠充分(Kranich,et al\[4\](P3))。House\[10\](P36)在研究中明确指出翻译对目标语原创语言发展变化的作用。她认为英语对世界很多语言的影响将是下个世纪研究的重点。 近些年,国外学者考察翻译对目标语原创语言影响的研究逐年增多,考察的文本类型集中于经济文本和商业文本,考察的语种多集中于相近语种之间,如英语翻译对德语原创(Baumgarten zetin\[8\];Steiner\[11\];Becher,House Kranich\[6\];Braunmüller House\[12\],2009;Kranich,Becher,Hder House,et al\[4\])、法语原创(McLaughlin\[13\])和波斯语原创(Amouzadeh House\[14\])等的影响。但针对其他文体和语言对(Language Pair)的对比研究相对比较缺乏(Becher,House Kranich\[6\](P26) )。 国内学者一直都很重视翻译对目标语原创语言即现代汉语影响的研究,尤其是五四时期提倡欧化,借助翻译改造汉语。但对如何欧化及欧化的程度,译者有不同的见解。如傅斯年提出,欧化就是直接用西洋文的款式、方法、词法、句法、章法和词枝(Figure of Speech)(转引自胡适\[15\]);而另外一些学者则认为理想的汉语白话文不能急于求成,需要经过多次试验,翻译正是其中的“试验田”。如赵元任\[16\]翻译《爱丽丝漫游奇境记》时,力图译得“得神”,从而“这个译本亦可以做一个评判语体文(白话文)成败的材料”。而王力\[17\](P334)指出,所谓欧化,大致就是英化。欧化的语法只是文法上的欧化。他进一步强调,欧化的来源是翻译。并在《中国现代语法》的第六章专门谈论欧化的语法。总之,不同程度的欧化主张,对于初步形成和快速发展的现代汉语影响很大。诚然,五四之后欧化句式的逐渐增多和文言文句式的逐渐少用,受多方面的影响,但本研究只聚焦于翻译这一内部因素。即最先由译者引入译文中频繁使用,逐渐由目标语原创作者吸收,最终成为现代汉语的一部分。 欧化语法的表现有多种形式。王力\[17\]认为被动语态的运用最甚。谢耀基\[18\](P18)指出,欧化句式的使用中,最明显的是表示被动的“被”字句普遍使用起来。关于被动语态的欧化,学者(Kubler\[19\];Xiao,McEnery Qian\[20\];贺阳\[21\];胡显耀、曾佳\[22\];王克非\[23\])论述颇多。上述研究为本研究提供了大量翔实的语料。被字句的翻译研究离不开英语原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