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Mar.。2014
No.1。v01.12
,.-1L建:从锅伯族民间乐器谈民族影响与融合——以东布尔与默克纳为例
从锡伯族民间乐器谈民族
影响与融合
——以东布尔与默克纳为例
王建
(新疆伊犁师范学院艺术学院新疆伊宁835000)
摘要:锡伯族民间乐器东布尔与哈萨克族冬不拉,新疆蒙古族托布秀尔等在形制、选材、定弦音域、演奏方
式、艺术表现等方面有着诸多的共性特征,锡伯族吹奏乐器默克纳也为其三个民族所通用。这是锡伯族在长
期的历史发展、社会变迁和民族交往中与蒙古族、哈萨克族在生活方式及文化艺术方面互为影响、交流和融
合所致。是社会发展的自然规律,是人类历史进化过程的必然趋势。
关键词:锡伯族民间乐器文化交流 民族融合
中图分类号:J6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577(2014)01-0001--06
锡伯族由东北西迁至新疆伊犁已有249年的 较少。锡伯族民间乐器是如何与其他民族相互影
历史。锡伯族西迁后,在音乐艺术方面受其他民 响与融合的,其研究成果就更是微乎其微了。本
族的影响,民族间的融合现象十分明显。如民间 文将结合研究体会重点介绍有关这方面的内容,
歌曲在内容表达方面随着生态环境的转变和社 以供大家了解与参考。
会生活的发展而显示出各个不同时期的特点;音 一、东布尔、默克纳在民族影响与融合方面
乐形态方面虽保留着传统的五声性调式体系,但 的现象分析
也逐渐融合了其他民族的许多特征,形成了新的 东布尔这一词汇在锡伯语中无明确含义,泛
旋律风格:19世纪中叶和20世纪初分别将甘肃、 指乐器弹拨时发出的声音。东布尔是锡伯族最为
青海和陕西来疆的汉族移民带来的地方小曲、秧 普及的一种民间弹拨乐器,过去几乎每家每户都
歌、眉户、秦腔等移植为“平调”和“越调”,最终形 有。由于东布尔擅长演奏节奏韵律分明,情绪热
成了具有锡伯族特色的戏曲艺术“汗都春”;锡伯 烈欢快的乐曲,因此多为锡伯族贝伦舞伴奏。
族“念说”艺术“朱伦呼兰比”①无论内容、形式等 东布尔和哈萨克族的冬不拉,新疆蒙古族的
早在西迁以前就受汉族文化的影响,由中原汉族 托布秀尔有着很多相同和相似的特征。
的讲故事、说书、评书等曲艺形式演变而来,一直 1.形状方面:长度都在一米左右,分为琴箱、
保存到现在等等。 琴杆和琴头三个部分。一般为两根弦,也有三根
锡伯族民间乐器也是本民族音乐艺术的一 弦(冬不拉、托布秀尔)。琴箱虽有长方形(三种乐
个重要方面。然而关于这方面的研究和论述却比 器都有)、椭圆形(冬不拉)、三角形(冬不拉)、下
收稿日期:2013—12--06
作者简介::F_建(1953一),男,山东济南人,新疆伊犁师范学院艺术学院教授,主要从事民族音乐学研究。
基金项目:2010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锡伯族音乐在新疆的流变与传承研究”(10YJA760052)。
①朱伦呼兰比:锡伯语,“朱伦”是对于可供吟诵的长篇译著的统称,“呼-z-_比”即念说之意。
2014年3月
第12卷第1期
新疆艺术学院学.-1R
JOURNAL0FXINJIANGARTSINSTITUTE
宽上窄的六角形(托不秀尔)等多种形状,但都以 5.演奏方法:或盘腿而坐,或分腿而坐,将琴
下宽上窄的长方形为原形。琴箱面部均安放木制 斜抱于胸前,琴头斜向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