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5年第3期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No,32015
1鳖堡!鱼Q塑 』Q堕壁盟垒生Q!墨!丛生旦垒!£Q盟苎堡堕Y垒!Q堕兰Q£坠堕量!鱼 量!坐盟!:!垒Q
·东方音乐学·
东亚音乐文化圈的乐器生态谱系研究
饶文心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音乐系,浙江杭州310053)
摘要:东亚诸国的乐器以相同类属相同形制的乐器分布形成东亚音乐文化圈生态谱系范畴。通过对东亚诸
国乐器的历史流播进行梳理,以此阐明东亚诸民族弦呜乐器、气鸣乐器、体鸣乐器、膜呜乐器的形制类属具有
极其鲜明的共性特征,以及中国传统乐器在东亚的重要地位和影响。将东亚诸国使用的各类乐器并置在一起进
行比较并由此阐明,当代东亚诸国乐器生态谱系的最终形成,是在自然因素与人文环境等多重文化背景影响下
长期的自身音乐实践中对输入乐器进行本土化过程的二次文化筛选,进而再造改制与繁衍以符合本民族的审美
取向。
关键词:东亚音乐文化圈;东亚乐器;乐器生态谱系
DOI:10.3969/j.issn.1008—7389.2015.03.014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J607;J609.1 文章编号:1008—7389(2015)03—0114—07
早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文化人类学德奥传播学派的奠基人弗里德里希·拉策尔(FfiedfichRatzel,
Viktor
1844—1904)、利奥·弗洛贝尼乌斯(Leo
同文化特质,或包含相同文化要素的地理区域为同一文化圈范畴。文化圈是指以文化为主要特色,并且各
个文化圈内都有一个核心地区,由其向四方扩展,使周遭的地区在文化上表现出共同的特质。¨o
当然,文化人类学家们划分文化圈的依据可以有多种,可以按时代、地区、人种、物质、经济、社会
特征等不同的层面采用不同的划分法。他们有的是通过人类在物质生产、人群组织、风俗习惯、宗教信仰
等各个方面所涉及的某种或多种文化特质,或者说是文化构成要素的相似性来确立某种文化圈,并且由此
进行相互分析比较,寻找并总结出其规律或文化模式。【21譬如非洲俾格米人表现在经济生活方面的文化特
质是狩猎与采集,而生活在新几内亚热带雨林之中的赞姆巴加部落则是依靠经营园圃农业来维持生活,因
而文化圈的涵义最终是指具有一种或多种共同文化特质的社会集团所分布的地理范围。
那么,本文的东亚乐器文化圈范畴不是仅仅以地理、政治经济的划分为依据,而是以乐器文化的生态
分布为划分依据,是将乐器作为音乐物质文化考察的焦点,将具有共同文化特质的乐器,即将相同类属相
同形制的乐器分布范畴视作音乐文化圈形成的边缘,进而对该文化圈内各国或民族的弦鸣乐器、气鸣乐
器、体鸣乐器和膜鸣乐器四大类属做一番梳理,并以此比较和阐释东亚音乐文化圈诸国的乐器生态谱系。
因此,东亚乐器生态文化圈的范畴应包含中国、朝鲜半岛、日本、越南、蒙古、图瓦。图瓦虽地处中
亚,在1911年以前是清帝国领土,史称唐努乌梁海,迄今为止其乐器形态构成与蒙古具有极其相似的文
化特质。越南在地理上虽属东南亚,但其民族乐器形制特征强烈地倾向于东亚,在主要的乐器形态属性上
收稿日期:2014一ll—09
作者简介:饶文心(1958一),男,江西南昌人,文学博士,浙江艺术职业学院音乐系教授,主要从事世界民族音乐
研究。
·114·
饶文心:东亚音乐文化圈的乐器生态谱系研究
均承袭于中国,因此将其纳入受中国文化影响的东亚乐器文化圈范畴。
一、东亚诸国乐器的历史流播
1.朝鲜半岛
历史上,中国与东亚诸国的音乐文化交流可谓源远流长。中原地区与朝鲜半岛的往来据说早在西周初
年(约公元前1l世纪)业已开始,这在中国春秋战国至汉代初年陆续成书的《山海经》《史记》《后汉
书·东夷列传》等古籍中均有记载。公元4世纪高句丽时期安岳“河坟”古墓壁画中的“骑马鼓吹乐”
所用到的乐器羽葆鼓、排箫、角和铙,可以看出汉代鼓吹乐对高句丽的影响。文献记载高句丽时期的乐器
就有36种之多,其中弦乐器有筝、琵琶、箜篌、阮咸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