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国内外水稻育种的概况及发展趋势.
国内外水稻育种的概况及发展趋势
我国三系杂交水稻的选育和生产应用,至今仍居国际领先水平。早在1964年,袁隆平从早籼稻中发现了雄性不育株,率先揭开国内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研究的序幕。1970年李必湖从海南岛的普通野生稻中找到花粉败育型雄性不育株,通过两年的测交和回交选择,至1972年冬,湖南、江西等省的育种家分别转育成二九南一号A和珍汕97A等不育株。随后广西、湖南等地的育种家利用上述两个不育系进行广泛测恢工作,1973年从大量杂交组合中鉴定出IR24,IR661,泰引一号,古154和IR26等国外中籼稻品种,与野败型籼不育系配组具有较好的配合力和较强的杂种优势,从而实现了三系配套。1976年首批强优势组合经大面积示范试种,一般均比常规良种增产20%以上,深得农民好评。粳型三系杂交稻的选育研究,可追溯到1965年秋云南农业大学李铮友在粳稻台北8号大田中找到一些不育株,用当地栽培粳稻品种红帽为父本与其测交和回交,育成了红帽缨不育系,成为国内最早选育的滇一型粳稻不育系,并从天然交后代的分离群体中获得了该型不育系的恢复系,终于在1973年实现了粳稻三系配套。与此同时,1972年中国农业科学院从日本引入BT型三系材料,辽宁、江苏和安徽等省农科院都利用该不育系为基础材料,进行大量测交和转育,分别选育成黎明A,秋光A,当选晚A和六千辛A等一批BT型不育系,并由辽宁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采取“籼粳架桥制恢”方法.从IR8/科情3号//京引35复式杂交后代中选育成的C57等粳稻恢复系,对BT型不育系具有较强的恢复性和较好的配合力,从而1975年北方杂交粳稻的选育研究也实现三系配套。
2.4我国北方粳稻种植区育种现状
我国三北地区(东北、华北、西北)主要以栽培粳稻为主, 吉林、辽宁、黑龙江三省区的科研势雄厚,人才聚集,硕果累累,培育出的粳稻品种更因受三北地区的自然、气候、地理环境的制约,主攻方向是抗低温、冷害、抗逆、抗倒、米质优并能达到一定的产量水平。【10】宁夏的水稻育种工作相对而言落后于东北,但宁夏的水稻单产确在北方地区处于领先地位,高于三北地区,一季单产高于南方籼稻区。
3、 国内外水稻育种技术发展趋势
3.1国外水稻育种技术发展趋势
目前世界上水稻育种的发展趋势:国际水稻新的育种目标是提出培育“超级稻”即理想的新株型,希望在2005年培育出产量潜力达到13-15吨/每公顷的超级稻品种, 已取得了初步的成效。目前世界上水稻育种实践中仍主要采用杂交育种等常规手段,但近20年来, 随着生物技术的迅速发展,各国的育种学家愈来愈广泛地采用基因工程等现代生物技术用于水稻育种的研究当中,试图将一些控制优良性状的外源基因导入水稻,从而培育出高产、优质、抗性强的水稻新品种。应用转基因技术可将水稻中所不具有外源基因导入水稻, 弥补某些遗传资源的不足,丰富基因库,有力地促进了水稻育种的发展。通常普遍施用的pec 介导法和电注射法。但应用最广、获得转基因最多的则是基因枪转组法。抗除草剂是基因工程最早涉及的利用领域之一,在水稻基因中成功获得抗除草剂转基因水稻的报道最多。最近, 日本科学家在提高水稻产量潜力方面利用转基因技术有新突破,他们将玉米植株中的PEPC基因导入水稻中,使水稻的光合作用能力增强了10%。他们计划今后将玉米等Cd植物的另外两个重要酶的基因也转入水稻。另外,国内外科学家已研究出大米胚乳中缺乏维生素,因而影响了大米的营养价值。己从高等植物和细菌中克隆出4个关键酶,将一种或几种这些基因导入水稻,使其在胚乳中特异表达出来产生维生素的前体,从而改变稻米的营养价值。目前世界上, 国内外在水稻育种方面采用了生物技术、电子信息、转基因育种、航天育种、辐射育种、生物系统的定向调控与创造系统的应用,现代化手段与设施和应用、高新技术等广泛的高科技手段。生物技术在国际上充分显示了巨大的生命力,将会给水稻育种带来重大的突破,也必将培育出更加适应人类需要的新品种。
3.2我国水稻育种技术发展趋势
3.2.1我国超高产育种发展趋势
已经提炼出旨在有效增加杂交水稻光合作用面积的杂交水稻超高产形态模式和培育超级杂交稻的技术路线,初步实践表明,该模式是正确可靠的,该技术路线是切实可行的。已经育成了几个苗头组合,在0.2~1633公顷的面积上示范单产已达12750~13500千克/公顷,增产幅度在30%左右。
我国超级杂交稻育种是朝形态改良、亚种间杂交优势利用和远缘有利优势基因利用相结合的方向发展,所依据的模式是袁隆平院士1997年提出的“长、直、窄、凹、厚、低重心”的旨在增加有效光合面积的超高产杂交稻形态模式。所谓“长、直、窄、凹、厚、低重心”是指水稻群体中的上部三片叶长(长于50cm),直立,窄(叶宽2cm左右),凹(叶片略卷)、厚(叶片厚),稻穗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