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医对帕金森病的认识.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34 ·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中医临床版) 2008年 1月,15(1) · 理论探讨· 古代中医对帕金森病的认识 白清林 指导:马云枝 (北京中医药大学 北京100029) 关键词:帕金森病;中医药;经典文献 中图分类号:R256.44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又名震颤 摇不能、屈伸不能、行则偻附、行则振掉,与帕金森 麻痹,是常见于中老年人的神经系统的退行性疾 病所表现的震颤、肌张力增高、运动迟缓、姿势反射 病,临床主要表现为静止性震颤、肌张力增高、运动 障碍相似。《中藏经》… 日:“行步奔急,淫邪伤肝, 迟缓、姿势反射障碍及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等症状。 肝失其气,因而寒热所客,久而不去,流人筋会,则 以选择性中脑黑质多巴胺神经元丧失、纹状体多巴 使人筋急而不能行步舒缓也。”隋朝巢元方的《诸病 胺含量显著减少以及黑质和蓝斑存在Lewy小体为 源候论》、唐朝孙思邈的《千金要方》中也均有对筋 其病理诊断特点。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的加速,该 脉挛急、活动受限和姿势障碍的描述。金、元时代, 病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临床上西药治疗本病 著名医学家张从正在其所著《儒门事亲 中还报道 疗效较好,但是副作用较大,所以许多医家开始关 了1例从临床表现到治疗经过均具有典型的震颤 注中医药的疗效,并进行了一定的研究。现结合古 麻痹特征的病例。明朝孙一奎的《赤水玄珠》l3】日: 代中医经典著作和中医基础理论,探讨古代中医对 “颤振者,人病手足摇动,如抖擞之状,筋脉约束不 帕金森病的认识。 住,而莫能任持,风之象也。”首次把以震颤为主要 1 病名与症状 临床症状的疾病统一命名为颤振症。 中医经典著作中并无帕金森病一名,但早在 2 病位 《内经》《中藏经》等就对震颤、强直、姿势障碍、运动 《内经》认为震颤、麻痹的病位在筋。《素问·长 减少、慌张步态等帕金森病的症状进行了论述。《内 刺节论》日:“病在筋,筋挛节痛,不可以行,名日筋 经》把强直归属痉的范畴,把随意运动障碍称为拘 痹。刺筋上为故,刺分肉问,不可中骨也,病起筋炅 挛。《素问·脉要精微大论》日:“夫五脏者,身之强 病已止。”《灵枢·癫狂》日:“筋癫疾者,身倦挛急脉 也。头者,精明之府,头倾视深,精神将夺矣。背者, 大。”《素问-调经论》日:“手屈而不伸,其病在筋。” 胸中之府,背曲肩随,府将坏矣。腰者,肾之府,转摇 3 病因病机 不能,肾将惫矣。膝者,筋之府,屈伸不能,行则偻 《内经》病机十九条中有数条关于筋脉挛急证 附,筋将惫矣。骨者.髓之府,不能久立,行则振掉, 候的描述,如《素问·至真要大论》日:“诸风掉眩,皆 骨将惫矣。”其中所提到的头倾视深、背曲肩随、转 属于肝”,此风为内风,若肝脏阴血亏损,肝风内动, 白清林,女,在读博士生,副主任医师,现在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工作 腠理不固,外邪易乘虚而人,小儿饮食不能自调.若 涕泪、口眼喁斜为感受风寒之邪化热,以致气血逆 喂养不当,饮食不节,易伤脾胃,若感受风寒之邪, 乱上犯,阻滞于头面少阳经脉之象。故用黄芪益气 郁而化热,侵袭头面阳明、少阳之脉,以致经脉阻 补虚;桑叶、防风疏风散邪;柴胡、黄芩清热解毒、平 滞,气血不和或风湿痰阻,气虚血瘀等,导致脉络失 和少阳;夏枯草、浙贝母清肝散结解郁;赤芍、丹参 养而致本病。 补血活血、化瘀通络。加用茯苓、白术、焦三仙健脾 本例患儿年幼,因护理失调、喂养不当而致肺 祛湿、消食导滞以巩固疗效。治疗中有补、有清,扶 脾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