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六步导学法.doc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诗词六步导学法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2-0107-01中华文明源远流?L,是我们民族的精神支柱,古诗词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古诗词是提高文学素养,陶冶精神情操的重要途径。古诗词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占了较大的比重,要求背诵的课内外古诗词总共有100多首。《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的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纵观新课程改革后这五年的中考语文试题,涉及到古诗词考点的分值,每年都占试卷总分的十分之一左右。可见,应当相当重视古诗词教学。   但是,我们现在的古诗词教学处于一个十分尴尬的状态,学生兴致不高,学习较被动,效率低下,学生缺乏基本的审美能力和想象能力,难以感受古诗词的魅力,这不得不引起我们反思。另外,课堂的教学方法又比较呆板,死气沉沉。许多老师提倡字字落实,句句清楚的原则,把古诗词进行肢解。重字词的解析,轻诵读和感悟。没有个性的阅读必然导致学生兴趣的丧失和能力的降低。   授人以鱼,仅供一餐之需;授人以渔,可终身受用无穷。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总结出了古诗词六步导学法,让学生在学习古诗词时有章可循,事半功倍。归纳起来,就是六会。即会读、会写、会译、会析、会悟、会用。   1.会读   古人对读早有经典概括和诠释――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文章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只要多诵读,遍数多,自然会琅琅上口,久久不忘,读的熟则不必解说,自晓其义。可见,读是学习古诗词的入门之径,是提高古诗词教学有效性的关键。那么,该怎么样读呢?一要读准字音,二要读出节奏、停顿。只有这样,才能整体感知文本的大意,初步体会作者的情感和感受到古诗词特有的韵味。朗读时要做到读音正确,停顿恰当,语调合理。要反复读,直到琅琅上口,自然成诵,书上的营养才真正化为自身的血肉 。课堂上开展多种形式的朗读,熟读成诵是古诗词学习必由之路,也是古诗词学习的正途。让学生熟读成诵,既有利于学生深化对文本的理解,更利于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形成深厚的语文积淀,提升其人文素养。希望课堂上能少些慷慨激昂的讲解,多些声情并茂的诵读。教学中可借助标准的朗读磁带,让学生听准读音,再标示节奏停顿,最后模仿,熟读成诵。   2.会写   就是能正确默写,不出现错别字。能读能诵只是口上功夫,重要的是会写。语文教学强调读写结合,读的最终目的还得落实到写上。我总结出了五官齐动法,就是眼看、口读、耳听、手写、心记,让学生多种感官同时互动,读写记三位体,相互结合,提高记忆效率。   3.会译   就是能整体感知文意,理解其中重点字词句的意思。这一点并不难,学生借助工具书,参考语文书上的注释就能办到。   4.会析   就是会从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两个方面来具体感知。思想内容包括,诗词中描写了什么人,叙述了什么事,勾勒了什么景,介绍了什么物,抒发了什么情,阐明了什么理。概括起来就是人、事、景、物、情、理六个方面。艺术形式抱括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主要有比喻、拟人、对偶、象征、用典等。分析时要抓住意象进入意境,品味其中的情感和理趣,受到美的熏陶。   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这首小令仅五句28字,语言极为凝炼却容量巨大,寥寥数笔就勾画出一幅悲绪四溢的游子思归图,淋漓尽致地传达出漂泊羁旅的游子心。   这幅图画由两部分构成:(1)由精心选取的几组能代表萧秋的景物组成一幅暮色苍茫的秋野图景;(2)抒写内心深处无尽伤痛而独行寒秋的天涯游子剪影。   第一幅画共18个字九个意象,自然流畅而涵蕴丰富,作者以其娴熟的艺术技巧,让九种不同的景物沐于夕阳的清辉之下,象电影镜头一样以蒙太奇的笔法在我们面前依次呈现,一下子就把读者带入这样的意境:深秋时节,几根枯藤缠绕着几颗凋零了黄叶的秃树,在秋风萧萧中瑟瑟地颤抖,天空中点点寒鸦,声声哀鸣……情境交融,一片萧飒悲凉的秋景,造成一种凄清衰颓的氛围,烘托出作者内心的悲戚。我们可以想象,昏鸦尚能有老树可归,而游子却漂泊无着,有家难归,其间该是何等的悲苦与无奈啊!接下来,眼前呈现一座小桥,潺潺的流水,还有依稀袅起炊烟的农家小院。这种有人家安居其间的田园小景是那样幽静而甜蜜,安逸而闲致。这一切,不能不令浪迹天涯的游子想起自己家乡的小桥、流水和亲人。在这里,以乐景写哀情,令人倍感凄凉,烘托出沦落他乡的游子那内心彷徨无助的客子之悲。第二幅画里,我们可以看到,在萧瑟的秋风中,在寂寞的古道上,饱尝乡愁的游子却骑着一匹延滞归期的瘦马,在沉沉的暮色中向着远方踽踽而行。此时,夕阳正西沉,撒下凄冷的斜晖,本是鸟禽回巢、羊牛回圈、人儿归家的团圆时刻,而游子却仍是断肠人在天涯,此时此刻、此情此景,漂泊他乡的游子面对如此萧瑟凄凉的景象,怎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