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农村初中文言文教学应重视朗读训练
农村初中文言文教学应重视朗读训练【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2-0050-01
农村初中的学生,由于家庭地理位置,生活环境的限制,生活在经济相对落后、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的乡村。缺乏与外界的交流。课余时间一般都用本民族母语和方言进行交流,在语文课上讲普通话常常夹有民族语,发音不准,不爱朗读,不敢发言。而文言文由于年代久远,学生学习起来觉得艰深难懂、枯燥无味、困难重重。所以文言文教学一直比较费时费力。传统的文言文教学方式主要以教师逐字逐句讲解为主,教师讲学生记,学生学习较为被动,收效甚微。笔者通过20多年的教学实践发现,朗读法是文言文教学中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教学效果好。
文言文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文化的结晶。文言文字少而意思深,单音而韵味长,需要通过放声朗读才会记得牢靠,并有利于进一步理解。《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评价学生阅读古代诗词和浅显的文言文,重点在于考察学生记诵积累的过程。”谈到朗读,我们的祖先早就有朴素而深刻的认识。诵读是中国古代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方式,从中国古代到近代私塾先生授课都十分重视诵读积累。谈到朗读古文,南宋朱熹就有真切体会,他的看法是:“要读得响亮,不可误读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误记,只要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到了清代,曾国藩谈到自己的读书体会时说:“非高声朗读则不能展雄伟之概,非密咏恬吟则不能探其深远之韵。”由此可见,朗读不仅需要声音洪亮,疾徐有致,还要眼到、口到、耳到、心到,全身心投入,才能有所意会,才能同作者感情上产生共鸣。
从学生角度来分析,初中生自控能力较弱,注意力持续的时间短,而形象思维、模仿能力比较强。诵读可使学生形成主体意识,学生参与教学活动,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朗读是笔者从实际教学过程中总结出来的行之有效的一种教学方法,这也是学习文言文的基本要求。通过朗读,能使学生克服语言障碍,消除时代隔膜,领悟其思想感情。
既然朗读这么重要,那什么是朗读呢?朗即清晰、响亮;读,看文字读出声音,把无声的语言变成有声的语言,即更能表情达意的口头语言。我这里所说的朗读即用普通话声情并茂的朗读。朗读的基本要求又是什么呢?语音学者认为:朗读作品,要有感情、有条理,要注意停顿,声音的快慢、轻重和高低的变化,从容自然,抑扬顿挫,要顺应作品感情发展,即为了加强朗读效果,要讲究语调,在停顿、语速、重音、句调方面作恰如其分地处理。
在文言文教学过程中,如何指导学生朗读呢?这需要根据学情、语文内容灵活应用。大致的步骤是:指导学生读准字音,读清句法,读出语气和语势。文言文中多有生僻字、多音多义词,又有通假字等,对这几种类型的字词,教学中要对学生认真地训练,才能正确理解句意、文意;读准句子的节奏,也能理解语句的大意。读出语气和语势,就能读出文章的感情和气势,表现文章中抑扬顿挫、跌宕起伏的节奏感,领会作者的立场、观点和思想,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诵读。
语言优美、意韵丰富的文章都应让学生多朗读,才能体会其中蕴含的深意。在引导学生朗读时,方法得当、灵活,自然可收到事半功倍的课堂教学效果。所以在文言文教学过程中,应采用多种朗读方法使学生爱朗读、乐朗读、勤朗读。朗读的方法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1.教师范读;2.师生共读;3.学生集体或个体朗读;4.学生小组朗读;5.听音乐,配音朗读;6.学生分角色朗读;7.进行朗读竞赛等等。通过各种方式的朗读既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又活跃课堂教学气氛。
此外通过朗读,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文言文语言大多讲究韵律,我们教师可以利用文言文的这一特点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所以在朗读文言文课文中,我还试图从美学角度入手,选择读法,找准基调,寻求语感。朗读时如何寻找语言美?这就要根据不同文体、内容,把握朗读的重音、停顿、语调等。在教学中,指导学生注意词与词、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停顿,借停顿来体现作者的情感。还要分析句式特点和文体差异,比如散文、诗词都有明显的节奏特点。读准节奏,咬准重音,“激昂处激昂,委婉处委婉”这样才能使朗读产生抑扬顿挫的效果,更好体现作者情感的表达。
如笔者在教学刘禹锡《陋室铭》一文时,让学生把首句中“山”、“仙”、“水”、“龙”作为朗读重音,重音的出现也引导了正确的朗读节奏。而末句“孔子云:何陋之有?”用高声调朗读,突出了作者安贫乐道的高尚节操。这样就能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古汉语的节奏,也理解了古汉语的音乐美。需要指出的是朗读要与理解文意密切结合,要与理清思路融为一体,这样才能有助于灵活记诵。
总而言之,农村初中文言文教学过程中朗读法在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兴趣方面起重要作用。我们农村语文教师要狠抓朗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