劈破法扦插育苗试验探究.doc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劈破法扦插育苗试验探究

劈破法扦插育苗试验探究摘要 将仿照古代的劈破法与现今常用的马耳型剪法扦插育苗进行对比,证明劈破法扦插育苗有提高扦插成活率和促进多生根以及加快主梢高生长的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 花木;扦插繁殖;劈破法 中图分类号 S73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10-0190-01 在古代文献中,有关植物扦插繁殖的材料和方法很多。如插蔷薇、木香、月季及诸多藤本花条,必在惊蛰前后,拣嫩枝折下,长33.33 cm左右,用指甲刮去枝下皮30%~40%,插于背阴处,四旁筑实不动,其根自生;若插果木须拣好枝,先插于芋头或萝卜上,再下土则易活[1]。又如扦插栀子,于芒种前后取嫩枝,插腐木板穴中浮水面,或插入肥壤土团中亦易活;若杆插瑞香、茉莉,于芒种时节,从老枝上采取新发嫩枝,节处剪断,劈破基部,放大麦1粒,缠以乱发,插润土中,浇荫不缺,无不活者[2]。参仿后者的劈破扦插基部的特殊方法,对数个树种进行扦插育苗对比试验,都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提高成活率和多生根的效果。 1 材料与方法 1.1 参试树种 选锦葵科的锦叶朱槿(Hibiscus rosa-sinensis cv.cooperi)、茄科的鸳鸯茉莉(Brunfelsis acuminata)和紫薇科的叉叶树(Parmentiera cerifera)3个树种进行试验。 1.2 试验方法 1.2.1 扦插床设置。扦插苗床设置在高3.5 m、上盖遮阳网透光度为50%的大荫棚内,苗床基质为黄心土。先在底部垫一层厚4~5 cm的小鹅卵石,再铺一层1~2 cm的干净河沙,最上面覆盖一层高12~15 cm的经打碎的黄心土[3-4]。 1.2.2 插穗的选取。插穗枝条采自广西林科院花卉所苗圃种植的母株3~5个月的枝条,剪去顶端纤弱和新发的未木质化的嫩枝,选择枝条中间部位健壮枝条作插穗。 1.2.3 插穗的截制与处理。插穗截制采用劈破法和常用的马耳型剪法(CK)作对比试验。其中,劈破法是首先在枝条的节眼下方约0.4 cm处与枝条成90 °剪平,接着用利刀在其断面中间向上垂直纵切一个深度约1.5 cm的切口(插穗粗的宜深些,插穗细的宜浅些)。再在切口处塞入一小段牙签(牙签的长度与插穗的粗度基本相等),将其两边隔开形成一个开口状,以防开口合拢,影响愈伤组织生根,然后蘸以300 mg/L ABT6号生根粉,按8 cm×15 cm的株行距插入已经准备好的以黄心土为基质的扦插苗床[5-6]。 作为对照(马耳型剪法)的插穗下端按常用的剪法,在其节眼下方约0.5 cm处,剪成与枝条成近45 °斜面的马耳型。除下端剪法不同之外,其他处理如取枝部位、生根粉处理、插距及管护等均与劈破法相同。 1.3 调查内容 该试验于2010年2月22日进行扦插,按一般管护7个多月后,于当年9月28日,对3个参试树种分别调查其成活率、生根数量及新主梢高。 2 结果与分析 2.1 扦插成活率比较 扦插育苗首要指标是成活率。3个树种用劈破法处理插穗进行扦插成活率分别较马耳型剪法提高3.7~9.8个百分点,其中鸳鸯茉莉和叉叶树分别提高8.1、9.8个百分点,只有锦叶朱槿提高不多(表1),可能是由于锦叶朱槿采用常用的马耳型剪法进行扦插其成活率相对就比较高,所以采用劈破法扦插,提高成活率的幅度就不大。 2.2 生根数量比较 用劈破法处理插穗进行扦插,由于扩大了插穗下端伤口面积,从而增加了吸水面积和生根面积,扩大发根范围,因而该法不仅提高了扦插成活率,而且生根数量也比马耳型剪法多,其中锦叶朱槿平均每株达10.6条,较马耳型剪法多生根4.8条;鸳鸯茉莉平均每株多生根4.2条;叉叶树平均每株多生根2.6条(表1)。 2.3 主梢高生长量比较 由于劈破法扦插育苗较马耳型剪法生根数量增多,根系发达,侧根分化快,须根多,水分和营养吸收面积宽,从而也相应加快了扦插苗主梢的高生长。其中,锦叶朱槿比马耳型剪法增高5.1 cm,鸳鸯茉莉比马耳型剪法增高4.2 cm,叉叶树比马耳型剪法增高6.8 cm 3 结论 用劈破法处理插穗下端进行扦插育苗,虽然较常用的马耳型剪法多了一道工序,用工稍多一些,但其成活率、生根数量及主梢的高生长均优于马耳型剪法,经济效益较好,可在植物扦插育苗尤其是扦插成活率不高的种类中推广。 4 参考文献 [1] 陈淏子.花镜[M].修订版.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85:53. [2] 盛诚桂.我国古代药用植物引种栽培的记载·植物引种驯化集刊(第一集)[M].北京:科学出版社,1965:72. [3] 王春红,李德玉,李雪,等.红松果林优质异砧嫁接苗培育技术的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8):119 [4]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