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季晚稻育长龄壮秧-提早安全授粉栽培方法及技术.doc

双季晚稻育长龄壮秧-提早安全授粉栽培方法及技术.doc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双季晚稻育长龄壮秧-提早安全授粉栽培方法及技术

双季晚稻育长龄壮秧\提早安全授粉栽培方法及技术【摘要】为了提高双季晚稻结实率,提高双季稻产量,本人通过系统理论分析和田间试验验证,发明了双季晚稻选用全生育期较长的籼型杂交稻、同地同品种适当提早播种、采用摆播器播种等足够稀植育能克服技术偏见[1]的长龄壮秧结合抽行留苗并加强田间管理,将结实率从60 %至70 %提高到近80 %,实现双季稻边界地区农民在不增加投入的情况下同耕地双季早晚稻总产比原技术同面积增双季晚稻的15 %以上的方法与技术。此方法与技术适合在我国湖南、江西、福建及广西桂林、广东韶关等双季稻边界地区推广。 【关键词】双季晚稻育长龄壮秧提早安全授粉方法技术 在双季稻边界地区由于“在一般育秧条件下,要求秧苗移栽后至少能长3 片以上新叶后才开始幼穗分化”[2]的限制即移栽时必须距始孕穗20 天以上,因此双季晚稻播种不能过早,从而受低温影响表现结实率较低,为了提高双季晚稻结实率和同耕地双季稻产量,本人发明了一种可以采用克服技术偏见的长龄壮秧移栽作双季晚稻的方法与技术。现简要介绍于后。 一、双季稻边界地区双季稻生产的困惑 1.双季晚稻结实率低 袁隆平院士主编的《杂交水稻学》382 页记载“杂交水稻空秕率大于30 %的占25 %”[3],由于原发展双季稻以早稻为主,故早稻在气温回升快的双季稻地区种植不存在此种高空秕率, 双季晚稻和一季晚稻混作区一季晚稻比双季晚稻扬花授粉早10至15 天以上[4],中稻齐穗时以日均气温稳定在23 ℃以上为标准[5],据全国中等农学专业教材《作物栽培学》(南方本)174 页载“为了保证绝大多数年份晚稻不受寒潮侵害,确定各地安全齐穗时要以80 %不受低温危害的保证率为依据[6]”,双季籼型杂交晚稻采用平均气温80 %22 ℃终日为齐穗期气温标准[7],而双季晚稻与中稻遗传基因相同即扬花授粉时对低温耐受力相同,所以杂交水稻结实率最低的是双季晚稻。遇低温危害时结实率很低,据试验,当籼型杂交水稻遇连续日均温23 ℃以下天气2 天时结实率减少10 个百分点以上,遇连续5 天时结实率下降40至50 个百分点。 2.在双季稻边界地区采用原技术晚稻不能提早播种 在双季稻边界地区由于有“在一般育秧条件下,要求秧苗移栽后至少能长3 片以上新叶后才开始幼穗分化”的限制,即移栽时必须距始孕穗20 天以上,又由于早稻受当地气候条件的限制不能再提早播种,如果播种过早早稻不能安全齐穗降低结实率甚至造成早晚稻单产都低的状况,所以双季晚稻在原技术条件下不能提早播种。如果采用与杂交中稻相同的标准作为双季晚稻齐穗时气温标准,则在我国长江流域不宜发展双季稻。为了更宽地区能种植双季稻,增加粮食总产,采用原技术时就只能采用更低的气温标准作为双季晚稻齐穗时气温标准,从而双季晚稻结实率低。 二、本发明方法 把籼型杂交晚稻安全授粉终日确定为当地历年累计有95 %左右年数当日平均气温回落到21 ℃(历年累计当日平均气温约25~26 ℃),且气象资料记载中当地历年在此日前基本无(如有发生应不超过5 %左右)连续三日以上日平均气温低于23 ℃出现的临界日,即历年累计情况籼型杂交晚稻扬花授粉基本不受低温冷害的最迟日期。即将同地同品种的双季晚稻提早约6~8 天播种,选用全生育期较长的品种作双季晚稻,在双季稻边界地区如我国长江流域采用摆播器播种足够稀植培育能够克服技术偏见的壮秧作双季晚稻移栽,秧田部分进行抽行留苗,配以相关技术,提高双季稻同耕地产量。 三、长龄壮秧的概念 长龄壮秧是指在移栽时秧龄长到距始孕穗不足20天即能克服本发明的现有技术[8]“在一般育秧条件下,要求秧苗移栽后至少能长3 片以上新叶后才开始幼穗分化”的技术偏见且移栽后在返青成活后才开始幼穗分化的壮秧。所指壮秧是指秧苗健壮不老化、分蘖不死亡、根系发达、生长旺盛、栽后返青成活快。 四、双季稻边界地区晚稻提早稀播匀播配套栽培技术要点 采用本方法提高双季晚稻结实率和单产,种植早稻除预留晚稻秧田每公顷晚稻多约0.05 公顷外,种植技术与采用原有技术同。双季晚稻种植应抓好以下几点。 1.合理选择和搭配双季晚稻品种 在选用早熟早稻基础上选用迟熟双季晚稻,双季晚稻选在当地夏播全生育期125~135 天或以上、中苗移栽穗平着粒170 粒或180 粒以上、分蘖力较强的品种,也可选用全生育期更长、穗型更大的超级杂交稻作双季晚稻。 2.准备好秧田 每公顷双季晚稻需秧田0.16~0.24 公顷,宜播种适期前2至3 天做好秧厢、施足底肥。宜1.65 米开厢做成厢面宽1.4 米、沟宽0.25 米、沟深0.15 米左右。 3.确定适当用种量及育秧方式 依全生育期长短、分蘖力强弱每公顷晚稻需种13.5~18 千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