呋喃西林接触性皮炎1例.doc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呋喃西林接触性皮炎1例

呋喃西林接触性皮炎1例患者,女,50岁,因右?窝部无痛性肿物1个月,于2007年4月27日入院。该患者于1个月前,无诱因自觉右?窝不适,可触及鸡蛋黄大小肿物,未进行诊治,肿物逐渐增大,来院就诊。经门诊检查,诊断为右?窝囊肿而收入院。 查体:一般状态良好,生命体征正常,右?窝部肿胀,内侧可触及5.0cm×?6.0cm囊性肿物,表面光滑,边缘清楚,移动性差,压痛阳性,无放散痛,膝关节屈曲受限,小腿及足部痛觉正常,血运良好。X线摄片报告,右膝关节退行性变;彩超报告:右?窝囊性肿物。临床诊断:右?窝囊肿。? 于4月28日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右?窝囊肿摘除术,术后经病理检查证实为囊肿。术后给予预防感染治疗,全身应用抗生素治疗,局部给予呋喃西林纱布外敷,干敷料包扎。当晚患者自觉术区局部瘙痒,难以耐受,打开敷料发现局部红肿,皮肤出现少量小水疱,其面积与呋喃西林纱布大小一致,约8.0cm×10cm。处理:局部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檫拭后,涂皮炎平软膏,口服西斯敏等治疗。瘙痒症状逐渐减轻,皮肤红肿、小水疱逐渐消退。术后2周拆线,切口愈合良好,局部皮肤基本恢复正常。? 讨 论? 接触性皮炎是指人体接触某种物质后,在皮肤或黏膜上因过敏或强烈刺激而发生的一种炎症。多数急性发作,如反复接触,可转变成慢性。中医学根据接触物的不同,而分别命名,如“马桶癣”、“漆疮”、“膏药风”、“粉花疮”等。? 中医治疗:①龙胆泻肝汤加减:方中去柴胡、当归,加白茅根、蒲公英、大青叶;头痛发热者加生石膏、桑叶、野菊花;湿盛者加泽泻、猪苓、菌陈;食欲不振者加陈皮、苍术、大麦芽;大使干结者加生川军。②加味白虎汤。③化斑解毒汤:症状减轻后,可酌情选服龙胆泻肝丸、清解片、清热消炎片、三黄片等。? 西医治疗:①抗组织胺药:可选用苯海拉明25~50mg、扑尔敏4~8mg,每日3~4次口服。或息斯敏10mg,每日1次口服,可联用维生素C100~200mg每日3~4次口服。②钙剂:可口服钙片,肌注维丁胶性钙,静脉注射10%葡萄糖酸钙。③肾上腺皮质激素:皮损广泛而严重时,可配合使用强的松10~20mg,每日3~4次,口服。或地塞米松10~20mg,加入5%葡萄糖液500ml静滴,每日1次。④利尿剂,对伴发全身皮疹、水肿严重者,可配合服用双氢克脲噻25mg,每日2~3次,连服2~3天,有利于消肿。? 外治法:①皮疹有糜烂渗液者,可选用5%硼酸溶液、1%硫酸镁、0.1%明矾溶液、醋酸铝溶液作冷湿敷,合并感染者可用1∶5000~10 000高锰酸钾冷湿敷。②皮诊无糜烂渗液者可用上述方法治疗,或外擦,炉甘石洗剂。③皮疹呈慢性湿疹样皮炎者,可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软膏,如醋酸氢化可的松软膏、醋酸氟氢可的松软膏、醋酸地塞米松软膏、去炎松软膏或肤轻松软膏等。④潮红:丘疹为主者,可用三黄洗剂、炉甘石洗剂,外擦,或和青黛散冷开水调敷,每日4~5次。肿胀糜烂渗液较多者,可用蒲公英60g,桑叶、生甘草各15g,水煎待冷后湿敷。并可用10%黄柏溶液,生理盐水,3%硼酸水湿敷。糜烂结痂者可用青黛膏,或清凉膏外擦每日3~4次。瘙痒者可用粟树叶洗剂、黑子脱每洗剂。? 现代医学认为,本病主要由过敏反应与直接刺激引起。①过敏性:常见的致敏物质(变应原)有化学纤维、燃料、肥皂、洗衣粉、碱水、外用药物、避孕用具及药品、马桶、灌肠用品、卫生纸、肠寄生虫、粪便及其分解产物等一切可能接触肛门部的物品,通过表皮致敏作用发生,主要由Ⅳ型变态反应-迟发性过敏反应引起。仅有少数具有特异性过敏素质的人才会发病,并且均在第2次或多次接触后才可能发病。多数变应原为半抗原,当其透入表皮,与表皮蛋白结合后,形成完全抗原。一般要经过巨噬细胞对抗原的吞噬和处理,随后抗原受皮肤的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监控,B细胞识别半抗原部分,T细胞识别蛋白质部分。皮肤首次接触抗原后,引起母细胞转化,T淋巴细胞移位局部淋巴结,分化形成致敏小淋巴细胞,进入血液循环。这种致敏小淋巴细胞录有抗原蛋白质部分性质的信息,成为这种抗原部分的免疫“记忆”细胞。B细胞经母细胞转化生成浆细胞,产生对半抗原部分的体液抗体。当皮肤再次接触抗原时,如在潜伏期,则继续产生更多的致敏小淋巴细胞和循环抗体。当体内有足够的致敏小淋巴细胞和循环抗体时,一旦皮肤再次接触变应原,则引起抗原-抗体反应而发病,导致表皮细胞损伤和皮炎反应。此时,录有抗原蛋白质部分特异性信息的T细胞,被刺激变成“杀伤”淋巴母细胞,其他带有细胞内抗体的T细胞产生淋巴激活素,包括:①促有丝分裂因子,活化巨噬细胞;②移动抑制因子,使游走巨噬细胞变成更为特异性的杀伤巨噬细胞;③趋化因子使单核细胞移入反应区和使血管扩张;④细胞毒因子,使抗原抗体反应部位表皮细胞损伤。抗原-抗体反应导致皮炎反应区表皮细胞坏死和损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