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宜宾飘着酒香古驿道.docVIP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四川宜宾飘着酒香古驿道

四川宜宾飘着酒香古驿道五月的锦官城繁花如霞。精明的川商们却无暇赏花,忙着将绸缎捆扎成包,放在矮小却耐劳的“溜溜马”背上,启程沿着青碧的岷江一路向西南行进。 长长的队伍交替踏过了秦时的僰道和五尺道、汉时的南夷道与隋唐的石门道,半个四川渐渐被甩在身后,马儿和商人们也都已经走得疲惫不堪了。这时,金沙江畔的一座别致小城出现在他们眼前。燃面和酒的香气飘过厚重的城墙,点亮了倦乏的灵魂。吃一碗搁足芽菜、肉末、花生与辣椒的燃面,再喝上半坛曾被杜甫写入诗中的佳酿,旅途的劳顿便被一扫而尽。所以,南丝绸之路上的行商们,最喜欢在这个充满了美食、美酒与美景的地方休憩补给,再精神焕发地迎向云贵高原的崇山峻岭。 这座小城就是今天的宜宾,古时称“僰道” 、“戎州”。传说,助周武王伐纣的西南游牧民族僰人曾经在宜宾建僰侯国。早在汉武帝开辟南丝路官道之前,他们就已经与南亚有贸易往来。汉朝使者张骞在阿富汗等地看到的蜀布正是僰人贩运过去的。南丝路打通之后,僰人借机将势力范围从宜宾扩大到云南,并学会了农耕技术,成为了一个发达民族。因此,宜宾能够成为是南丝路行商最爱的休憩补给站点,恐怕与僰人的勤劳经营是分不开的。然而,明代时,僰人遭到剿灭,神秘地消失了,只留下“僰道”这个旧称。而今在宜宾,僰人遗迹已难觅,还有布满马蹄磨痕的栈道、南广的古镇以及横江的船歌,向后人述说着南丝路古道上的悠悠往事…… 南广: 哪吒故里,古时的川滇商贸 中转站 沿着岷江进入宜宾几公里后,两江交汇的壮美景观便跃入眼帘。岷江清绿,金沙江浊黄;岷江舒缓,金沙江湍急。刚刚交合的两江半绿半黄泾渭分明。直到流出很长一段距离后,两种江水才合为一体。再向下游走上一阵子,江面突然变得宽阔,几列长条状的礁石在临岸处探出了背脊。岸上是被称为“哪吒故里”的南广古镇,旧名“陈塘关”。 传说中,南广古镇是东海的入海口。商朝年间,哪吒的父亲托塔天王李靖镇守此地。哪吒大闹东海时,曾斥退海水一万里,令宜宾以东的陆地显露出来。龙王三太子敖丙来捉哪吒,反被哪吒打死。敖丙的尸骨惨遭抽筋剥皮扔在陈塘关下,化为了江中那几列长条状的礁石。神话虽然荒诞,但那几列龙骨石确实让人啧啧称奇,不但从远处望去骨刺嶙峋,像极了龙的背脊骨,坐上小船到近处细细观察,还能发现石头上布满了酷似龙鳞的流纹。 汉武帝时期,为管理川滇的商贸往来与民族事务,于太初元年正式在今天的南广古镇设立南广县。发源于云南威信、经此处汇入长江的符黑水也更名为南广河。正是由于南广河辐射川滇腹地的水运便利,这个山坳小镇从秦汉至明清一直是西南的军事、经济重镇。明朝万历年间,四川巡抚便是从此处出发率十四万大军南进剿灭僰人的。而它对于整个西南地区商贸的影响更是难以估量。由于南广河入江口之前长约五里的河段水浅不能通航,只能由挑夫从左岸的河坎运送到长江码头,因此南广便成了这两条水道之间不可缺少的货物中转站。清末民初可谓南广的黄金时代,整个镇子商贾云集、舟楫如林、骡马往来不断,挑夫脚步急促,小贩讨价还价,市集热闹非凡。 然而随着公路与铁路的兴起,马帮和木船逐渐退出了历史,如今的南广平静又淡泊,像一个饱经风霜、大彻大悟的老人,隐居在深山中安度晚年。那些人群如织的商铺和客栈早已消逝无踪,只剩下为数不多的人家依然坚守在破旧的老街上,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漫步于青石铺成的斑驳驿道上,人们只能从沿街的古老建筑中依稀寻见小镇昔日的繁华。 横江: 货物堆成了小山,石板路被马 蹄踏破 离开南广古镇,朝着浊浪滚滚的金沙江上游回溯,地势渐渐高陡。一条滩险水急的河流杀入视野中,像一柄利刃横切过两山之间。它便是曾经的朱提江,今天的关河(横江河)。 多年以前,船歌与号子终日回荡于河上,隔着几座山都能听见。“唱关河来道关河,嗨哟——河弯水急险滩多,嗨哟——剑漕凉水井难飞渡,马桑凼乱石铺满河,九龙滩磨刀溪要起货……”船夫们一路走,一路唱,将沿途的地名特征和行船的酸甜苦辣全都融入其中,就这样航行到了横江镇。 横江镇坐落在关河边一处宽阔台地。作为连接川滇两省的咽喉地段,横江曾一度辉煌。早在清嘉庆年间,借水陆通衢之便,横江已成为了著名的商贸中心。抗战期间,由于南丝路古道成为国民政府输入抗战物资的主要通道,政府在横江镇设立“交通部驮运管理处”,保障物资运输的持续和通畅。那时,街面的商店不仅白天营业,夜里也灯火通明。四五十家客栈、货栈挤在小小的镇子上,却依然难以容纳往来不绝的马帮和船队,找不到住处的货夫只好露宿在河坝上。 “丙昌祥”就是当时一家著名的马帮驿站。它始建于清代中期,由于生意兴隆,店里的货物常常堆积如山,当地人便亲切地管它叫“堆店”。堆店门前的石板路,被太多的马蹄踩得凹凸不平;精致的彩绘浮雕和木刻横梁,不动声色地演绎出堆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