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环境约束工业行业结构优化探究.docVIP

基于环境约束工业行业结构优化探究.doc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基于环境约束工业行业结构优化探究

基于环境约束工业行业结构优化探究摘要:工业系统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动力,但中国工业的发展面临着日益严峻的环境约束, 工业系统内部的行业结构和各行业污染水平是影响工业污染的主要原因。本文选取陕西省进 行实证研究,在对陕西省工业经济发展现状及污染物排放趋势分析的基础上,选取工业废水 、化学需氧量、工业废气等8种污染物排放强度指标,运用综合评价法,对陕西省2001-2006 年34个工业行业的污染排放强度进行综合评价,得到不同行业的污染排放强度综合评价指数 ;然后,采用K?means聚类算法针对“工业行业对GDP贡献率”和“工业行业污染排放强度 综合评价指数”两属性进行聚类分析,综合考虑经济发展和环境负荷因素,将工业行业划分 为高经济贡献率高环境负荷、高经济贡献率低环境负荷、低经济贡献率低环境负荷、低经济 贡献率高环境负荷4个类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重点发展、优化发展、引导发展、限制发 展四种不同的结构优化策略,从而为工业行业结构调整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工业行业;污染排放强度;结构优化;K?means聚类算法 中图分类号 F062.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2-2104(2010)12-0129-05doi:10.3969/j.issn.1002-2104.2010.12.026 快速的工业化过程和粗放型的工业经济是造成我国生态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转变发展 方式、调整工业结构成为中国经济调整的要点。要走可持续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理清工 业结构与环境污染的关系。David I. Stern,Michael S. Common[1],Dasgupta S,L aplante B, Wang H[2],毛建素、杨志峰、路钟武等[3]对工业污染与经 济增长关系做了宏观的研究;赵雪雁[4],赵彤、丁萍[5],彭建、王仰麟 、叶敏婷等[6]对区域产业结构与环境的影响做了实证研究;江珂[7]、武 鹏程、张曙红[8],梁淑轩、孙汉文[9],李志强、王忠辉[10], 陈磊磊、尹昌斌、米健[11]等对工业污染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赵海霞、朱德明 、王波[12]从资源节约角度对工业行业进行了分类;赵海霞、曲福田、诸培新[13],陈东景[14],刘星、聂春光[15]等对工业污染排放强度的分布 规律进行了分析。上述文献对工业污染从各个角度做了深入的分析,也为本文的研究奠定了 基础,但对污染排放的度量多采用单一的排放指标,不能全面度量行业的污染排放量;也缺 乏对行业污染与经济贡献率之间关系的深入研究。为此,本文通过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对工 业行业污染排放进行综合评价,运用聚类算法挖掘工业污染贡献率与经济贡献率之间的潜在 规律,为工业行业结构的调整提供决策依据。 1 陕西工业经济发展及污染物排放趋势分析 1.1 工业经济总体发展状况 陕西省位于中国西北地区东部的黄河中游,全省总面积20.56万km?2,是欧亚大陆桥上连接 我国东西南北的枢纽。陕西省矿产资源丰富,种类齐全,是我国的矿产资源大省之一,全省 煤炭探明储量是1 860亿t,仅次于山西和内蒙古,位列全国第三。陕西省经济发展成就巨大。?2001-?2006年,陕西省GDP总量和工业增加值持续高速增长, 增速保 持在?9.8%-?12.9%之间。自1999年开始实施的西部大开发,为陕西经济注入了巨大的 活力,尤其陕北能源的开发及其能源化工产业的发展,对陕西经济尤其是工业产生了巨大的 拉动作用(见图1)。 产业结构重型化特征明显,经济增长依赖能源重化工产业。改革开放以来,陕西省 三次产业 的比例由1978年的30.5∶52∶17.5调整到2006年的11∶54∶35,这一发展过程中,第二产业 始终 处于主导地位,尤其是“十五”以来,第二产业占GDP比重从2000年底的43.38%快速上升到2 006年的53.95%,高于全国平均水平5.2个百分点。从工业内部来看,重工业所占比重从1978 年的55.4%提升到了2006年的78.1%,产业结构重型化特征明显(见图2)。 产业结构偏重的倾向和对能源重化工产业依赖的增长,也给陕西带来了突出的环境问题 。截至2006年底,陕西省规模以上企业共3247家,但大公司、大集团数量少、规模 小,特别是缺乏在全国具有规模集聚优势的企业,进入全国500强的企业仅7家,重点企业大 多未达到适度竞争规模水平,低产值高排放、高消耗的企业较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 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造纸及纸制品业,化学原料及化 学制品制造业这5个行业的工业SO?2排放占了全部工业行业SO?2排放的91.35%,然而它们 的工 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例只有16.43%;其中最为突出的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