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外伤性脑梗死30例临床及CT表现
外伤性脑梗死30例临床及CT表现摘 要 目的:外伤性脑梗死的CT诊断及临床表现。方法:对30例头颅外伤后1小时~1周内均行CT横断位扫描检查。结果:外伤性脑梗死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及脑部的任何部位,但以青少年基底节-内囊腔梗多见,呈小片状,低密区。结论:CT扫描检查对外伤性脑梗死的诊断有肯定价值。
关键词 脑外伤 脑梗死 CT征象
材料与方法
收集2003年1月~2006年1月诊断有明确头部外伤史,CT表现为脑梗死者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1.5~60岁,平均22.6岁,18岁以下18例(60%)。车祸伤10例,坠落伤9例,摔伤5例,钝器打击伤6例。本组均无高血压、心血管疾病及糠尿病等既往史,可以排除动脉硬化、心脏病等引起的非外伤性脑梗死。
临床表现:头部外伤时,17例神志清楚,13例有短暂的昏迷,持续时间0.5~2.5小时。其中伤后头晕、恶心18例,头痛、呕吐10例,2例早期无症状。外伤后到临床出现神经系统表现时间:2~12小时3例,13~24小时6例,25~72小时18例,5~7天3例。偏瘫25例,昏迷3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1A)2例,伴有言语障碍17例,偏身感觉障碍13例。
CT检查时间及方法:首次CT检查时间为伤后1~8小时,复查CT时间分别为12小时、24小时、48小时、3天、6天、10天不等。治疗后随访复查CT时间为伤后2个月、0.5年及1年后。使用GE9000型CT机,以OM(眶耳线)为基线,层厚与层距均为10mm,基底节区加扫5mm或2mm薄层扫描。
结 果
24小时内首次CT发现脑梗死8例,48小时~3天复查CT发现脑梗死18例,第4~10天复查CT发现脑梗死4例。梗死灶发生在基底节-内囊区占62%,表现为圆形或椭圆形低密度区。发生在基底节以外的脑梗死占38%,表现为小片状或扇形低密度区。具体累及的部位是:豆状核3例,豆状核内囊区9例,尾状核头部3例,内囊区2例,内囊尾状核区2例;单纯额叶2例,顶叶4例,枕叶2例,额顶区2例,顶枕区1例。发生在基底节-内囊区脑梗死直径为0.5~2.0cm,其他部位脑梗死直径最小1.5cm,最大为大片扇形低密度区。CT值18~30HU。梗死灶边缘模糊者21例,较清楚者9例。3例较大梗死灶邻近出现侧脑室受压变窄及轻度脑水肿,1例伴有中线轻度移位,26例无明显灶周水肿及占位效应。经保守治疗随访复查CT原梗死灶范围缩小,密度更低,边缘清晰已成软化状者21例(70%),9例症状基本消失。
讨 论
外伤性脑梗死的发病机理:①由于外力冲击时脑组织与颅底产生相对位移,在侧剪力的作用下颅内血管被牵拉扭曲致血管内膜及平滑肌中环层撕裂或夹层动脉瘤形成,使供血受阻或诱发血拴形成。②微循环动能障碍[1]。③脑挫伤、脑水肿的形成使脑血管扭曲拉长、痉挛、收缩,加重了原有的缺血缺氧。④血管内膜损伤后,胶原纤维暴露激活凝血因子Ⅶ,从而激活凝血系统促使血栓形成。⑤基底节-内囊区供血来自豆纹动脉、穿支动脉及前脉络膜动脉,走行成直角或接近直角发出,且长而迂曲,对血液动力学变化特别敏惑,易受缺血影响[2]。⑥实验研究认为自由基反应也是外伤性梗死发生的重要因素[3]。
外伤性脑梗死可发生任何年龄及其脑部的任何部位,常多见于青少年特别是儿童脑部基底节-内囊区。
外伤后至CT显示脑梗死灶的时间:本组结果,可能与血管内膜损伤的程度、范围及血栓形成血管闭塞以及拴子脱落速度等密切相关。
诊断依据:①有明确的头颈部外伤史。②大多数于外伤后24~72小时出现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症状,且发病前无任何神经系统症状及体征。③头颅CT及MRI检查为本病的确诊手段。
外伤性脑梗死主要与脑动脉硬化及心血管系统病情所致的非外伤性脑梗死进行鉴别,结合病史一般鉴别不难。
参考文献
1 周伟,周晖.外伤性腔梗的CT诊断.临床放射学杂志,2000,3:138.
2 沈天真,陈星荣,主编.中枢神经系统计算机体层摄影(CT)和磁共振成像(MRI).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2:132.
3 高国栋,易声禹.脑损伤与自由基病因学(综述).国外医学: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分册,1989,16:8.
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课件第八讲共奉中国与中华民族聚力发展.pptx VIP
- 一种碱性磷酸酶标记抗体或抗原的方法.pdf VIP
- 2024-2025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1一年级上册(全册)优秀课件.ppt
- 手术室PDCA——提高急诊手术器械物品准备的完善率.pptx VIP
- 宠物行业宠物智能喂食器研发方案.doc VIP
- 老年人徒手肌力评定健康促进课件.pptx VIP
- TPM管理培训课件.pptx VIP
- 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大讲堂课件第七讲华夷一体与中华民族空前繁盛(隋唐五代时期).pdf VIP
- 灰库系统钢结构加固施工方案.docx VIP
- 2025至2030中国中医馆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前景趋势与投资机会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