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2课《诗两首》导学案附答案
《诗两首》学案
(第一课时)
雨巷
【学习目标】
能说出重点文学常识;
找出诗歌中的主要意象,体会意境,把握诗歌的思想情感;
分析诗歌的主要表现手法,重点把握象征、重叠和反复手法的运用;
反复诵读并背诵这首诗。
【课前自学】
预习指要
1.初读课文,利用注解和工具书解决生字生词;
2.再读课文,划分节奏,标出韵脚,反复诵读,力争背诵;
3.阅读下面的文学常识并记住重点;
4.知道象征、重叠和反复手法的概念;
5.完成下面的检测题,有余力的同学可思考探究题。
知识链接
文学常识:戴望舒(1905——1950),浙江杭州人。现代派象征主义诗人。望舒是他给自己的笔名,出自屈原的《离骚》:“前望舒使先驱兮,后飞廉使奔属。”望舒是神话传说中替月亮驾车的天神,纯洁而温柔,多情而潇洒。戴望舒出生于3月5日,照西方星相学的说法,属于双鱼座。双鱼座的人浪漫柔情,以爱情为生命的养分,意志薄弱,喜好幻想,逃避现实,优柔寡断。戴望舒就是典型的双鱼座性格。《雨巷》是戴望舒的成名作和前期的代表作,他因此赢得了“雨巷诗人”的雅号。
表现手法简介:
象征:拿具体的事物来表现某种特殊意义的一种写作技法。
重叠:相同的字`词`句,在诗中重叠地出现,叫作重叠。用相同的字`词`句`段,重复的出现在诗中,叫作反复Huáng wǎn ch?u liáo
彷( ) 凄 ( ) ( )怅 寂( )
Huáng wǎn tì liáo
惊 ( ) ( )惜 ( )傥 ( )廓
2.给加点字注音并解释词语
彳亍:
颓圮:
【课堂诵读】听录音——自由朗读——范读(个人或小组)——点评
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体现感情基调。
【课堂探究】
找出诗歌中的意象,仔细读诗句,说说这些意象各有什么特点?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雨巷:悠长 寂寥
姑娘:美丽 、高洁、冷艳、 愁怨、哀婉
我:孤独、彷徨
贮满了彷徨失望和感伤痛苦的情绪。
2.朗读第一节和第七节,找出其不同,说说这种重叠与反复手法的运用有怎样的表达效果。除了这两节,其它五节诗也多出运用了这种手法,请把它们找出来。
结尾重复了开头,形成了回环叠唱的效果,表明了追求理想的坚贞与执着。把“逢着”改为“飘过”,有说明了这种追求的虚幻与迷惘,反映了诗人当时的复杂和矛盾。
【课堂练习】(括号里的关键字将在课堂上公布)
1.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
A.耗费 寥廓 良辰美景B.寂廖 寒暄 忧柔寡断
C.惆傥 凄惋 仗义执言D.彷惶 篱笆 载歌载舞
2.对《雨巷》的赏析,不正确一项是(C)
A.诗人在《雨巷》中创造了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这受中国古代诗词的启发,用丁香结的花蕾来象征人的愁心 。
B《雨巷》运用了象征的手法,诗中的“我”“雨巷”“姑娘”并非对生活的具体写照,而是充满了象征意味的抒情形象。
C诗歌借江南雨巷的阴沉来象征当时社会的黑暗,“我”在黑暗中迷失了方向,找不到出路,充满了迷惘和绝望。
D《雨巷》运用了复沓重唱的手法,造成了回环往复的旋律,强化了音乐效果,为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纪元。
3.背诵诗歌
【当堂小结】
再别康桥
【学习目标】
1.了解徐志摩其人及写作背景;
2.通过诵读,感受诗人胸中涌动的激情;
3.鉴赏诗歌的绘画美、音乐美和建筑美;
4.背诵诗歌。
【课前自学】
预习指要
初读课文,借助注解或工具书解决生字词;
再读课文,划分节奏,标出韵脚,反复诵读,体会情感,力争背诵;
认真阅读下面的资料,记住重点文学常识,通过写作背景理解诗人情感。
完成下面的预习检测题,有余力的同学可思考课堂探究题。
知识链接
关于徐志摩:徐志摩(1896-1931),原名徐章垿,浙江海宁人,“新月派”代表诗人。
1931年11月19日,因飞机失事遇难。1918-1922年先后在美、英留学,旅英期间开始写作新诗。他创作丰富、成绩斐然,被林语堂称为“情才”和“奇才”。“徐志摩的人生观里只有三个词:爱、自由、美。”(胡适语)。
2.写作背景:此诗作于徐志摩第三次欧游的归国途中。时间是1928年11月6日,地点是中国海。7月底的一个夏天,他在英国哲学家罗素家里逗留了一夜之后,事先谁也没有通知,一个人悄悄来到康桥找他的英国朋友,遗憾的是他所熟悉的英国朋友一个也不在,只有他所熟悉的康桥,在那里静静地等待他,一幕幕过去的生活图景,又重新在他眼前浮现------在归国途中,面对汹涌的大海和辽阔的天空,他写下了这次重返康桥的切身感受。
康桥,即剑桥,英国著名剑桥大学所在地。常常,他躺卧在康河边的草地上,或看书,或听音乐,或仰望高天上流云,或泛舟河中去寻梦。至性至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福建省厦门市同安一中10—1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文).doc
- 福建省厦门一中集美分校2013—2014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doc
- 福建省厦门市松柏中学2013届9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题.doc
- 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东埔中学2013届9年级中考模拟考试物理试题(无答案).doc
- 福建省四地六校2013届高三上学期第2次月考语文试题.doc
- 福建省四地六校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联考政治试卷版含答案.doc
- 福建省四地六校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doc
- 福建省大田一中2011—2012学年高一下学期阶段考试语文试题.doc
- 福建省四地六校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版含答案.doc
- 福建省宁化县2013届九年级5月质量检测语文试卷.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