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巨刺远端穴配合颈部运动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对照探究
巨刺远端穴配合颈部运动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对照探究(1.上海市天山中医医院中医伤外科,上海 200051;2.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针推伤科,上海 200233;
3.上海市长宁区天山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海 200051)
摘 要:目的:观察巨刺远端穴结合颈部活动与局部取穴治疗CSA疗效差异性,提倡针灸临床辩证配穴和运用针刺手法。方法:CSA病患者111例按就诊的先后顺序按数字随机表随机分为对照组(54)和治疗组(57),在治疗前后采用CSA症状与功能评分,6个月疗效比较。结果:两种方法治疗CSA的近期疗效没有差异(P0.05),远期疗效有差异(P0.05),but TG is better than CG in the prostecdtive efficacy(P0.05),组间具有可比性。
1.2 病例纳入标准
参照《神经科专病中医临床诊治》中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诊断标准[2]结合1992年青岛全国第二届颈椎病专题座谈会拟定的诊断标准及分型标准[3],自拟以下CSA的诊断标准:符合颈椎病诊断标准;以眩晕为主要症状,伴有不同程度的头痛、视觉症状及神经根征;上颈段及枕大神经处有压痛,颅脑多普勒彩超检查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异常;颈椎X线片有钩椎关节增生或CT、MRI示有椎间盘突出或椎动脉变细。
1.3 病例排除标准
有眩晕症状但颈椎X线片或经颅多普勒(transcranial Doppler,TCD)检查显示正常者或无阳性体征者;眩晕发作次数2次/天以内者;眩晕伴严重高血压者;伴有内耳、前庭神经病变、脑干病变、小脑病变及大脑病变者。以上情况均为排除病例。
1.4 治疗方法
所有病例按随机数字表随机抽签方法分成两组,采用不同治疗方法。对照组:取穴:风池(单)、夹脊穴(压痛点)、大椎、肩井(单)、列缺(单)。治疗组:取穴:百会、后溪(单)、足三里(单)、三阴交(单),远端穴取颈项部有明显压痛点对侧穴位。接G6805-Ⅱ型电针仪,连续波,频率为20Hz,电流强度2mA(后溪穴参考电极接金属棒患者握在所针刺的手中);同时配合头颈部活动,根据患者自身情况量力而行,循序渐进,主要向容易引起头晕或症状加重的方向活动,以治疗后自觉舒服或不加重症状为宜。治疗时间:持续时间为20min,每日1次,5次为1个观察疗程,每疗程间隔2天,治疗3个疗程结束和治疗后6个月,上门或来医院随访并评价治疗效果。
1.5 临床观察方法
1.5.1 CSA症状与功能评分量表 所有患者均在治疗前后采用CSA症状与功能评分量表[4]进行评分,眩晕12分(眩晕程度6分,频度6分),颈肩痛6分,头痛6分,日常生活及工作6分,全表满分30分,每项均分为4个等级。量表固定由一名医务人员进行评定。
1.5.2 TCD观察方法 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后进行TCD检测,分别测定椎动脉(VA)、基底动脉(BA)的平均血流速度(Vm)。
1.6 疗效评价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2002年《中药新药治疗颈椎病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眩晕》[5]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6]拟定疗效判定标准:①痊愈:眩晕等症状和体征全部消失;②显效:眩晕等症状体征基本消失,但因劳累、天气变化后仍有轻度不适,即头微有昏沉,可正常生活及工作;③有效:头昏或眩晕减轻,仅伴有轻微的自身或景物的旋转、晃动感,虽能坚持工作,但生活和工作受到影响;④无效:头昏沉及眩晕等症状无改善或加重。
1.7 统计学分析
结果采用SPSS 10.0统计软件处理。两组间及组内治疗前后临床疗效评价,用Ridit分析进行比较;两组症状及其功能评分结果等用(±s)表示,采用t检验比较,P0.05),差别没有统计学意义,即两种方法治疗CSA的近期疗效有没有差异。
表1 治疗结束即时疗效结果比较
2.2 6个月后随访结果
表2 6个月后随访结果比较
见表2。经Ridit检验得到治疗组:R―【sub】1【/sub】=0.42,对照组R―【sub】1【/sub】0.59,u3.30 (P0.05,说明组治疗前后症状及其功能评分没有差异性;但治疗后两组症状及其功能评分比较P0.05,说明两组治疗前VA、BA的Vm结果比较没有差异性;但治疗后两组VA、BA的Vm结果比较P0.05),但远期疗效明显优于局部取穴治疗(P
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1. 《高质量数据集 建设指南》技术文件征求意见稿.pdf VIP
- 大学校园网有线无线综合运营方案技术建议书.doc VIP
- 《老年人能力评估实务》教案 项目四 老年人能力评估实务.docx VIP
- 20G908-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常见问题预防措施(混凝土结构工程) .docx VIP
- 《围手术期血糖监测护理规范》(TCRHA 072-2024).pdf VIP
- 美集团职位管理手册全.docx VIP
- 《安全生产严重失信主体名单管理办法》知识培训.pptx VIP
- 大学英语四级690个高频词汇(全).doc VIP
- 上海轨道交通市域线嘉闵线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pdf
- 培训体系构建与培训管理课件.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