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仲景方治疗冠心病体会.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应用仲景方治疗冠心病体会

应用仲景方治疗冠心病体会摘要:运用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经方治疗冠心病,在临床上收到了很好的治疗效果。选取小柴胡汤案、半夏泻心汤案、黄芪建中汤案、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案等18个病案进行介绍,将《伤寒杂病论》之理论与临床实际相结合,并分析了每个痛案的病因病机、理法方药。 关键词:张仲景;冠心病;治疗 中图分类号:R259.4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717(2007)08-1543-05 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为传世之书、济世之作。若然引伸触类,可用之临床遇到的种种疾病。其不仅是治外感之祖,亦是治杂病之宗。冠心病一症,虽为现代病名,然仲景之书对其病因病机早已阐述,其法其方用于冠心病,莫不效如桴鼓。下面谈谈仲景方在治疗冠心病方面的运用。 1 小柴胡汤案 胡某,男,49岁。近6周胸痛阵作,失眠,多梦,心烦,心悸,情绪抑郁,舌质淡红,脉数。心电图:Ⅱ、Ⅲ、aVF、V。~V5导联ST段水平下移0.1~0.2mV。冠脉造影,前降支近端狭窄85%,右冠脉远端狭窄60%。西医诊断:冠心病,心绞痛。中医诊断:胸痹,心痛。治法:疏利三焦,调整枢机。方予:小柴胡汤:柴胡10g,黄芩10g,生晒参15g,制半夏15g,大枣10枚,生姜5片,郁金10g。服药7剂后,胸痹痛好转,烦躁易怒,上方加白芍15g,薄荷10g。服30剂后情绪抑郁,怕热烦躁,失眠多梦,心悸明显改善,胸痛未作。 按《伤寒论》谓:“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小柴胡汤主之”。“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本例胸痛阵作,胸闷、失眠、多梦、心烦、心悸、情绪抑郁,为三焦郁阻、气机失调,失降不利、气血郁滞。用柴胡汤疏利三焦,调整枢机,通畅气机,谐和升降。方中柴胡以疏肝行气,疏利三焦,引清气上升,黄芩清火,除烦热,清里热,利胸膈逆气;半夏能开结化痰,降逆气,除饮,散水气,豁浊气;生姜和胃降逆;人参能补久虚,以扶正逐邪,补中气和营卫,甘草调和诸药,加姜、枣助少阳生发之气。本方寒热并用,攻补兼施,疏利三焦,宣通内外,调达气机,故服上方胸痛心悸平而病愈。 2 半夏泻心汤案 蔡某,男,52岁。胸闷痛阵作2周,心悸,脘痞,恶心,气逆,大便溏,舌淡红,苔黄厚腻,脉弱。冠脉造影示:前降支近端狭窄70%,钙化明显,远段狭窄50%。右冠内膜钙化明显,近段可见斑块。西医诊断: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中医诊断:胸痹,心痛。治法:和中降逆,散热消痞。方予半夏泻心汤:制半夏20g,黄连15g,黄芩10g,红参15g,干姜10g,炙甘草10g,大枣12枚。服上方半日后胸闷痛、脘痞、恶心、气短减轻。1周后症状基本缓解。心电图ST段下移明显改善。 按该患者胸闷痛、心悸,而兼见脘痞、恶心、气逆,便溏下利,属胃气素虚,邪热内陷,邪气凝滞,胃失和降,故见脘痞、恶心、气逆,下利,属寒邪入里,胃寒肠热,虚实错杂之证,故舌苔黄厚腻而脉弱。伤寒论谓:“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具,而以他药下之……,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之,宜半夏泻心汤。”痞症为气结而不散,塞而不通。患者热结于脘腹,气结不散而为痞,故用半夏泻心汤和中降逆消痞治之。方中黄连、黄芩味苦寒。内经曰:苦先入心,以苦泄之。泻心必以苦为主。因此黄连为君,黄芩为臣,以降阳而升阴。半夏味辛温,干姜味辛热。内经曰:辛走气,辛以散之。散痞者须以辛为助。故以半夏干姜为佐。以分阴而行阳也。阴阳不交曰痞,下不通为满,欲通上下,交阴阳,必和其中,中者,脾胃是也。脾不足者,以甘补之,甘草味甘平,大枣味甘温,人参味甘温,故用人参甘草大枣为使,以补脾而和中,中气得和,上下得通,阴阳得位,水升火降,则痞消而冠心病解。 3 黄芪建中汤案 张某,男,48岁。胸闷、胸痛发作1周,心悸,气短,脘腹痞满,困倦肢软,乏力,心悸,少气懒言,神疲,舌淡红,苔薄白,脉弱。心电图:Ⅱ、Ⅲ、V1~V6导联ST段下移0.1~0.2mV,室性早搏。西医诊断:冠心病,不稳定心绞痛,室性早搏。中医诊断:胸痹心痛,心悸。治法:甘温祛寒,辛温宣通。方予黄芪建中汤:黄芪30g,桂枝15g,白芍20g,大枣15g,炙甘草15g,饴糖30g,生姜5片。服上方半日后气短胸痛减轻,上方加红参10g,田七10g。3月后症状基本缓解,心电图ST段下移明显改善。 按《金匮要略》谓:“虚劳里急,诸不足,黄芪建中汤主之”。本例见心悸、胸闷痛、气短上腹痛、乏力、困倦为正气不足,脾气虚弱而致。黄芪建中汤甘温祛寒,辛温宣通,甘酸缓急化阴,黄芪30g为桂枝汤倍芍药,加胶饴,其剂不寒不热,惟甘以缓之,微酸以收之,是方辛以散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