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早期复极综合征41例临床研究
早期复极综合征41例临床研究摘 要 目的:探讨早期复极综合征(ERS)的误诊原因和鉴别诊断。方法:以人群为调查对象,对确诊的ERS进行汇总分析。结果:人群中ERS的发生率为3.4%,心电图初诊确诊率78.05%。结论:伴发症状是导致误诊的重要原因,观察随访及相关检查有助于ERS的鉴别和确诊。
关键词 早期复极综合征 误诊 鉴别诊断
资料与方法
ERS的诊断标准[1]:ST段与J点一起抬高(0.1~0.4mV),S-T段凹面向上,多伴有较高的对称性T波,R波降支终末端有切迹或粗钝。多见于V2~V6,以V2~V3最明显,有时在Ⅱ、Ⅲ、aVF导联中也可出现。持续时间多较长,但在心率增快时可暂时恢复正常。
一般资料:以医院门诊健康体检人群为对象,共调查1211例,确诊ERS 41例,占3.4%,其中男27例,女14例。年龄26~57岁,平均34.68±7.26岁,26~29岁9例,30~39岁22例,40~49岁7例,50~57岁3例。伴短阵胸痛8例,胸闷4例,心悸2例,心律失常4例。
结 果
心电图初诊确诊ERS32例,通过观察随访以及相关检查确诊9例,心电图初诊确诊率78.05%。
不能心电图确诊的ERS,初诊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3例,变异性心绞痛5例,急性心包炎1例。
具有临床症状的ERS,7例确诊肋间神经炎,2例确诊食管炎,1例确诊心脏神经官能症,3例无确切疾病的证据。
讨 论
ERS作为一种心电图变异,临床相对比较常见,文献报道以中青年人多见,健康人群中的发生率为2.5%~9.1%[2]。本组病例平均年龄34.68±7.26岁,发生率为3.4%,与之相符。ERS的产生与某些心肌纤维动作电位的第三相时间缩短及第三相提前有关[1]。具有典型心电图特征者诊断不难,对于具有相应的临床表现而不完全具备特征性心电图表现者,则需观察随访以及相关检查才能正确诊断,须除外病理性S-T段抬高,与相关疾病进行鉴别,避免误诊。
本组心电图初诊确诊率为78.05%,能对大多数ERS进行正确的判断,但仍有约1/5的病例不能即时得出正确的结论。分析原因可能为:
(1)伴发的临床症状是影响正确结论的重要因素。本组不能即时做出正确判断的病例均为临床出现胸闷、短阵胸痛、心悸、心律失常者,而这些都是心血管疾病常见临床表现,加之ST-T改变的非特异性,因而无充分临床证据排除心肌梗死等心血管急症,使得ERS诊断延迟。3例初诊为急性心肌梗死病例最初均因胸闷和心律失常并存,而心电图不具备典型的ST-T弓背向下型抬高,以超急性期和急性期入院后,随访心电图并结合心肌酶学检查方得以确诊。急性心包炎时广泛导联ST段抬高,尤多见于Ⅰ、Ⅱ、aVF和V?1~6导联,单凭心电图有时难以与ERS鉴别,组中1例后经心脏彩超排除了急性心包炎才作出ERS诊断。变异性心绞痛的ST-T改变呈一过性,且ST段凹面向下,可资鉴别。但非典型者则具有与ERS相似的心电图表现,本组5例分别经运动试验、药物试验、治疗效果观察和心电图随访得以确诊。
(2)尽管ERS属于一种常见的心电图变异,但为了患者利益,除非具有典型心电图特征,并且没有心血管疾病的临床表现,特别在与急性心肌梗死等急症难以明确界定时,医务人员常持谨慎态度。尽管如此,临床上在无确切证据排除类似心血管疾病的条件下,不作出ERS的诊断仍属必要,通过进一步随访和进行相关检查以确证,似更为妥善。追求ERS较高的初诊确诊率不能脱离临床实际和患者利益。
ERS作为一种良性的心电生理异常,胸痛等临床症状的出现,有些可以以并存疾病加以解释,如肋间神经炎、食管炎、心脏神经官能症等。但对无明确疾病证据者(本组3例无确切疾病的证据),患者所表现出的这些临床症状是否就是ERS的非特异性表现呢?有待进一步探讨。
综上所述,对于不具有典型心电图表现的ERS,误诊的重要原因是受到伴发临床症状的影响。借助于观察随访及相关检查手段,不仅有助于ERS的鉴别和确诊,对于保障患者利益,避免其他器质性疾病的漏诊也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杨志寅,主编.诊断学大辞典.北京:华夏出版社,1993:618.
2 陈国伟,郑中锷,主编.现代心脏内科学.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1155-1156.
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课件第八讲共奉中国与中华民族聚力发展.pptx VIP
- 一种碱性磷酸酶标记抗体或抗原的方法.pdf VIP
- 2024-2025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1一年级上册(全册)优秀课件.ppt
- 手术室PDCA——提高急诊手术器械物品准备的完善率.pptx VIP
- 宠物行业宠物智能喂食器研发方案.doc VIP
- 老年人徒手肌力评定健康促进课件.pptx VIP
- TPM管理培训课件.pptx VIP
- 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大讲堂课件第七讲华夷一体与中华民族空前繁盛(隋唐五代时期).pdf VIP
- 灰库系统钢结构加固施工方案.docx VIP
- 2025至2030中国中医馆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前景趋势与投资机会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