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某综合大学学生网络成瘾者心理行为评估
某综合大学学生网络成瘾者心理行为评估【摘要】 目的 了解大学生网络成瘾者心理行为特点,为有效干预大学生网络成瘾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美国网络成瘾中心Young博士设计的网络成瘾问卷及相关心理量表进行测查。结果 网络成瘾大学生在心理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网络成瘾者与初次接触网络年龄、上网年限以及焦虑、抑郁情绪和心理健康等因素有一定相关性。结论 网络成瘾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明显差于非网络成瘾大学生,应对其心理行为进行有效干预。
【关键词】 因特网;行为,成瘾;精神卫生;学生
【中图分类号】 R 179 R 161.5 R 1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9817(2007)04-0354-02
大学生作为承载社会高期望值的群体,心理发展尚未成熟,加上激烈的竞争环境,使他们在网络世界获得快乐与满足的同时,也会带来很多心理和行为上的负面影响??[1]。随着互联网在校园的普及,网络成瘾者的人数也不断增长。网络成瘾[2](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 简称IAD,也称PIU,pathological internet use)是一种与上网有关的包括病态行为和认知不良的心理障碍。笔者于2005年10-12月对某综合大学部分学生进行了网络成瘾(IAD)者心理行为评估与调查。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抽取西安某综合大学265名大学生为调查对象,收回有效问卷261份,其中男生156名,女生105名。
1.2 调查工具与量表 网络成瘾量表[3](Internet Addiction Impairment Index,IAII)由美国彼兹堡大学Young博士编制,参照《美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手册》(DSM-IV)赌博成瘾的鉴别标准修订。该量表为自评量表,共20道题,每题赋值0~5分,20~49分以下为正常网络使用,50~79分为成瘾使用,80~100为极重网络成瘾。心理健康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4]。
1.3 统计分析 数据分析均采用SPSS 12.0软件。
2 结果与分析
2.1 网络成瘾现状 261名被试者中,网络成瘾者38名,网络成瘾率为14.6%;其中男生32人,女生6人。平均年龄为20.00岁,初次接触网络平均年龄为15.68岁,接触网络平均年限为?4.32 a。38名网络IAII者成瘾平均得分为(59.37±6.49)分。
2.2 网络成瘾与心理行为评估 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网络成瘾与抑郁评分呈相关性,同时在SCL-90的抑郁、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偏执方面存在高度正相关。表明网络成瘾者成瘾越严重,在情绪抑郁、焦虑方面存在的问题也严重。
2.3 网络成瘾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见表2。
从表2可以看出,初始接触网络年龄与成瘾评分呈负相关(P<0.05),即接触网络年龄越小,网络成瘾评分越高;上网年限与成瘾评分呈正相关(P<0.01),即接触网络年限越长,网络成瘾评分越高;现在年龄与成瘾评分相关不显著。
3 讨论
3.1 不良情绪与心理是网络成瘾的易感因素 调查结果显示,网络成瘾者存在情绪抑郁、焦虑的心理问题。Young等[2]认为,情绪抑郁者缺乏他人的肯定支持,可能是网络成瘾的高危人群,再加上特定的生活压力而造成网络成瘾。另一方面,过度使用网络而造成的人际退缩及社交疏离,又会加重抑郁、焦虑等情绪[5-6]。大学生由于心理适应能力较差,在遇到心理冲突和困惑的时候,为减轻生活中的烦恼,网络便成为吸引他们的重要因素之一[7]。网络成瘾行为与个体的心理特征是分不开的,这在本次调查中也得到了验证。调查发现,抑郁、焦虑以及心理健康等问题明显者容易网络成瘾。这种倾向的大学生往往不能通过日常交往中的接触来发展人际关系,转而期望在网络中发展自己的人际关系,通过网络与人交往、交流,寻求认同[8]。因此,不良心理是网络成瘾的易感因素。
3.2 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调查结果表明,网络成瘾者成瘾越严重,其现实心理问题越明显。可能与网络依赖性带来的消极影响,导致现实生活中的自我调节能力减低、心理适应较差、人际关系脆弱等,从而造成心理健康水平降低有关;另一方面,心理健康问题也可能是导致网络成瘾的易患因素[9]。由于网络世界的关系是虚幻的,个体在网络中得到的安慰也往往是暂时的,离开网络后,这种受到支持、安慰的感觉就会消失[10],反而常常会加重抑郁、焦虑、孤独的感觉以及心理症状;也可能由于过度使用网络造成人际退缩及社交疏离,反而造成更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即网络成瘾者成瘾越严重,其在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也越多,这是一种不良循环[11]。因此,应重视对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某尾矿溢水塔回水隧洞封堵工程施工方案.pdf VIP
- 婴幼儿的早期教育工作总结PPT.pptx VIP
- 【高考真题】重庆市2025年高考真题物理试卷(含答案).pdf VIP
- 教案对外汉语我是跟旅游团一起来的.pdf VIP
- 2024年秋季新教材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129页.docx VIP
- 2024-2025学年初中英语九年级上册牛津上海(试用本)教学设计合集.docx
- 2020年《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2006 .pdf VIP
- T_CDHA 13-2023 热力管道用金属波纹管补偿器.pdf
- 燃气工程技术专业基础知识考试题库(含答案).docx VIP
- 室内滑雪馆消防设计探讨.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