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那些“假官”和“假皇上”.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代那些“假官”和“假皇上”.doc

古代那些“假官”和“假皇上”   骗子是这样“洗白”的   《清稗类钞》里提到一个叫钱豁五的人,这个人极聪明,通音律,文章也写得好,但科举失利,又不愿吃苦,所以远走他乡以行骗为生。在广西,他投奔了一个在官府当幕僚的亲戚,详细了解了官场的各种潜规则,就租了一所大宅子,雇奴仆、摆排场,甚至私制官服,用“假官”的身份行骗,频频得手。   也许是骗得太多了,这个钱豁五还是失手了,流窜到北京、山东、江西、广西等地继续行骗。有一次,他要从广西到浙江去,就想办法弄了个广西巡抚衙门的信封,在里面塞上废纸,外面粘上鸡毛,弄了一套竹筒,用黄面的包袱背上,扮成官府信使,一路走官道,途经数省都畅通无阻,吃喝全由驿站供应。   在杭州,他终于被识破,扭送至钱塘县衙。此时的钱豁五已修炼成“假官”中的“极品”,对各级官员的心理洞悉无余,他对县令说:“今欲罪我,我固无辞,第不利于四省官员,未知大吏能办否?”意思是,我从广西、湖北、江西、浙江一路而来,你要把我办了,上面这四省的有关人员是不是都得受牵连?这番无赖话居然镇住了县令,同时发现这小子原来是个人才。于是,钱豁五不仅重获自由,还谋了一份正式官差,用“钱炳”这个名字捐了个五品官,把身份完全“洗白”。天网恢恢,最后“钱炳”因分赃不均,被同伙检举,发配充军。   现在,也有很多人像这个钱塘县令一样,抓住了骗子,却怕掀开了盖子,对自己、对同僚不利,所以尽量淡化处理。还有一些人,中途虽已识破骗局,却不敢声张,甘愿吃个哑巴亏。   冒充和?|儿子有什么好?   任何骗术都有心理学的基础,只有掌握被骗者的心理才能控制其行为,让其放松警惕或主动上钩。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人性的弱点有两个,一是诱惑,二是恐惧,“假官”出来行骗,对这一点摸得很清。   和?|专权时,有个年轻人跑到南京,自称是和?|的儿子,与当地官员来往频繁,向某官员借3000两银子。该官员想借又怕上当,听说和?|的儿子“善书大鹅字”,就找了个机会,准备好笔墨纸砚请此人去写。眼看要露馅,但此人一点儿都不慌,故意发怒:“尔非乞我书,盖疑我为骗子,欲留笔据耳。吾父若知之,我何以自解?银不敢借,酒亦不必饮!”说完拂袖径出,该官员惶惧,不敢再验查其身份,乖乖将银子如数奉上。   核实“假官”们的身份不难,难的是敢不敢。在一些人思想里素来有严重的“媚上”心态,怕核实人家的身份会惹“领导”不高兴,在这些人看来,“领导”高不高兴关系重大,足以大过真理和真相。   还有人假冒皇帝   据刘禺生《世载堂杂忆》,戊戌变法之后,传说光绪皇帝被囚禁于瀛台,但其他情况外界知之甚少。某日,武昌金水闸来了一主一仆,主人20多岁,“长身白俊”,仆人40多岁,“无须,发语带女声”,二人“均操北京官腔”。他们租了一处公馆,平日匿迹不出,但服用豪奢,仆人“进茶食必跪,有传呼必称圣上,自称奴才”,消息传出,整个湖北轰动了。   汉口各报披露了消息,社会上议论纷纷,“皆谓光绪由瀛台逃来湖北依张之洞”,还有小报趁机刊载说唐故事,把西太后比作武则天,把光绪比作李旦,而李旦恰好当年有避难汉阳的事,这让张之洞一下子坐在了火山口上。   武昌知县陈树屏前去“问安”,“皇上”称要见张之洞方可透露,对其不屑一顾。其实,张之洞把二人请过来见见不就真相大白了吗?可惜,张之洞虽为正二品的湖广总督,当时却没有见过光绪皇帝!只有让陈树屏反复查询。   有人出了个主意,骗那个40多岁的仆人去洗澡,结果又发现此人果然被阉割过,这增加了二人身份的可信度,“城中男女,往拜圣驾,日有多起”,“候补官员中,有视为绝大机会,亲往拜跪者,亦有献款供奉者”。   经过一番折腾,此事最终真相大白,假光绪其实是一旗籍伶人,常入内廷演戏,深知宫中之事,最后自然是被“斩立决”。这件事甚至惊动了身在日本的梁启超,专门给张之洞写信询问,可见影响之大。   过去信息通讯落后,受技术条件所限,官员的情况的确不容易核实,现在媒体发达、信息便捷,但难免也有死角,尤其是那些人为的死角,这给了“假官”行骗以机会。   他们会认真研究这些漏洞,捏造一些似是而非的机构,自报一些看着像那么回事的职务,你想找有关方面核实,却无从下手。“真官”难见,“假官”出现。信息不公开、不透明,也是“假官”行骗屡屡得手的重要原因。   (摘自《廉政?t望》) 3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