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内经评文 清 周学海
卷一
九针十二原第一(法天)
黄帝问于岐伯曰。余子万民。养百姓。而收租税。余哀其不给。而属有疾病。(略
顿)余欲勿使被毒药。无用砭石。
欲以微针通其经脉。调其血气。营其逆顺出入之会令。可传于后世。必明为之法。令
终而不灭。久而不绝。易用难忘为之经纪。异其章。别其表里。为之终始。令各有形。先
立针经。愿闻其情。(以上第一节总冒全篇)岐伯答曰。臣请推而次之。令有纲纪。始于
一终于九焉。请言其道小针之要。易陈而难入粗守形。上守神。神乎神。客在门。未睹其
疾。恶知其原。刺之微。在速迟。粗守关。上守机。机之动。不离其空。空中之机。清静
而微。其来不可逢。其往不可追。知机之道者。不可挂以发。不知机道。叩之不发。知其
往来。要与之期。粗之暗乎。妙哉工独有之。往者为逆。来者为顺。
明知逆顺正行无问逆而夺之。恶得无虚追而济之。恶得无实之迎。随之以意和之。针
道毕矣。(以上第二节浑写大意全篇纲领也观其随手分合舒卷自如笔底纯是灵气往来)凡
用针者。虚则实之。满则泄之。宛陈则除之。(宛音义并同郁菀之省字也)邪胜则虚之。
大要曰。徐而疾则实。疾而徐则虚。言实与虚。若有若无。察后与先。若存若亡。为虚与
实。若得若失。虚实之要九针最妙补泻之时以针为之。泻。曰。必持内之。放而出之。排
阳得针。邪气得泄。按而引针。是谓内温。血不得散。气不得出也。(随手带出气字尚在
无意之间)补曰。随之。随之意。若妄之。若行若按。如蚊虻止。如留如还。去如弦绝。
令左属右。其气故止。外门以闭。中气乃实。必无留血。急取诛之。持针之道坚者为宝。
正指直刺。
无针左右。神在秋毫。属意病者。审视血脉。刺之无殆。方刺之时。必在悬阳。及与
两卫。神属勿去。知病存亡。血脉者在 横居视之独澄切之独坚。(以上第三节紧跟虚实
中明用针补泻之法)九针之名各不同形一曰 针。长一寸六分。二曰员针。长一寸六分。
三曰 针。长三寸半。四曰锋针。长一寸六分。五曰铍针。长四寸。广二分半。六曰员利
针。长一寸六分。七曰毫针。长三寸六分。八曰长针。长七寸。九曰大针。长四寸。 针
者。头大末锐。去泻阳气。(气字越点越认真)员针者。针如卵形。揩摩分间。不得伤肌
肉。以泻分气。 针者。锋如黍粟之锐。主按脉勿陷。以致其气。锋针者。刃三隅以发痼
疾铍针者。末如剑锋。以取大脓。员利针者。大如 。且员且锐。中身微大。以取暴气。
毫针者。
尖如蚊虻喙。静以徐往。微以久留之而养。以取痛痹。长针者。锋利身薄。可以取远
痹。大针者。尖如挺。其锋微员。
以泻机关之水也。九针毕矣。(以上第四节叙九针之名数体用也是本题之正面)夫气
之在脉也。邪气在上。浊气在中。清气在下。(至此遂捉住气字不放矣)故针陷脉。则邪
气出。针中脉。则浊气出。针大深。则邪气反沉。病益(据小针解二字是衍)故曰皮肉筋
脉。各有所处。病各有所宜。各不同形。各以任其所宜。无实无虚。损不足而益有余是谓
甚病病益甚。取五脉者死。取三脉者 。夺阴者死。夺阳者狂。针害毕矣。刺之而气不
至。无问其数刺之。而气至乃去之。勿复针。针各有所宜。各不同形。各任其所为。刺之
要。气至而有效。效之信。若风之吹云。明乎若见苍天。刺之道毕矣。(以上第五节分两
段一叙针害一叙针效九针之义毕矣是前半篇)黄帝曰。愿闻五脏六腑所出之处。岐伯曰。
五脏五 五五二十五 。六腑六 。六六三十六 。经脉十二络脉十五。凡二十七气以上下。
所出为井。所溜为荥。所注为 。所行为经。所入为合。二十七气所行。皆在五 也。节之
交。三百六十五会。知其要者。一言而终。不知其要。流散无穷。所言节者神气之所游行
出入也。非皮肉筋骨也。观其色察其目。知其散。复一其形。听其动静。知其邪正。右主
推之。左持而御之。气至而去之。凡将用针必先诊脉视气之。剧易乃可以治也。五脏之气
已绝于内。而用针者反实其外是谓重竭。
重竭必死。其死也静。治之者。辄反其气。取腋与膺。五脏之气已绝于外。而用针
者。反实其内是谓逆厥。逆厥则必死。
其死也燥。治之者。反取四末。刺之害。中而不去则精泄。(伤于深也)不中而去则
致气(伤于浅也不字原误作害深浅之说详素问刺齐论)精泄则病益甚而 致气则生为痈
疡。(以上第六节论针必审气是针与原之交际全篇之中枢也)五脏有六腑。六腑有十二
原。十二原出于四关。四关主治五脏。五脏有疾。当取之十二原。十二原者五脏之所以禀
三百六十五节气味也。五脏有疾也。应出十二原。十二原各有所出。明知其原睹其应而知
五脏之害矣。阳中之少阴。肺也。(造句顺逆有法若云肺者阳中之少阴也文气便不峻)其
原出于太渊。太渊二。阳中之太阳。心也。其原出于大陵。大陵二。阴中之少阳。肝也。
其原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古今图书集成-清-陈梦雷-博物汇编艺术典医部全录卷171至卷171-腋门.pdf
- 古今图书集成-清-陈梦雷-博物汇编艺术典医部全录卷172至卷174-胁门.pdf
- 古今图书集成-清-陈梦雷-博物汇编艺术典医部全录卷170至卷170-肩门.pdf
- 古今图书集成-清-陈梦雷-博物汇编艺术典医部全录卷175至卷179-背脊门.pdf
- 古今图书集成-清-陈梦雷-博物汇编艺术典医部全录卷180至卷185-胸腹门.pdf
- 古今图书集成-清-陈梦雷-博物汇编艺术典医部全录卷186至卷188-腰门.pdf
- 古今图书集成-清-陈梦雷-博物汇编艺术典医部全录卷189至卷199-四肢门.pdf
- 古今图书集成-清-陈梦雷-博物汇编艺术典医部全录卷200至卷206-前阴门.pdf
- 古今图书集成-清-陈梦雷-博物汇编艺术典医部全录卷207至卷210-后阴门.pdf
- 古今图书集成-清-陈梦雷-博物汇编艺术典医部全录卷211至卷211-皮门.pdf
最近下载
- 中小学书法培训中级班课件04横折折撇-附教案.pptx VIP
- 一种治疗阿尔茨海默症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pdf VIP
- 新标准大学英语综合教程4__课后答案解析.docx VIP
- 广东河源电厂×600MW机组工程主要危险源辨识评价与控制措施.doc
- 康明斯KTA50发动机零件图册.pdf VIP
- 均值不等式练习题.docx VIP
- ISO 19880-3-2018 气态氢 - 加气站-第3部分:阀门.pdf
- 通风管道技术规程T 141-2017.doc VIP
- 《系统工程 第6版》 课件 第3、4章 系统模型与模型化、 系统仿真及系统动力学方法.pptx
- 新版FMEA表单模板(DFMEA和PFMEA)案例.xls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