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医汇讲-清-唐大烈.pdfVIP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吴医汇讲 清 唐大烈   自序   粤稽炎晖纪物,首垂《本草》之经,云瑞名官,肇启《灵兰》之笈。宗传历代,各立 家言, 衍迄今,尤工搜录。   篁南江氏,有《类案》之编,东逸罗君,有《汇粹》之选。惟渊源之有自,斯继述之 多人。矧吾吴文献之邦,乃良医荟萃之域,韩门昆季,擅卢扁之称,葛氏乔梓,绍张刘之 学,新甫、启东二十子,前朝之着述已繁,生洲、路玉诸公,圣代之阐扬亦伙。《印机草 》识元仪临证之慎重,《读书记》知在泾学业之深沉。凡此各自成书,出自诸家见地。   康熙时有过君绎之者,裒集众贤治案,合镂为书,名曰《吴中医案》,此又片善悉 录,一艺必庸,旁搜博采而成者也。   夫广罗成效,固以志乡先辈之典型,而各抒论言,亦以征诸君子之诣力;况乎精是业 者,高才不少,明其理者,卓识自多;匿采韬光,非乏枕中之秘;灵机妙绪,讵鲜囊底之 珍,凡属蕴藏,可胜惋惜。仆谨仿《吴中医案》之旧帙,更辑《吴医汇讲》之新编,奥义 显词,统为求教,长篇短节,并曰无拘,苟步武之克追,期当仁之不让。乃荷同志弗靳辉 光,共表深思,互相赏析,或疏往训,既发覆而摘微,或出心裁,尤领新而标异,诠《玉 版》之秘要,欣符丽泽之占,索《金匮》之真言,胥协盏簪之庆,勿谓禁方三十,独推思 邈得其奇,须知《肘后》四编,不惟《抱朴》穷其蕴。纵酿花为蜜,未免书癖之讥,而集 腋成裘,堪补艺林之阙。   乾隆壬子仲秋长洲唐大烈立三氏书于问心草堂   卷一   祷告药皇誓疏   康熙三十一年壬申长至日,王家瓒谨以清香祷告于药皇曰:窃闻《诗》云:“上帝临 汝,无贰尔心。”《书》曰:“作善降之百样,作不善降之百殃。”又曰:“惠迪吉,从 逆凶,惟影响。”此列圣所垂之明训也。微氓如家瓒,生既不辰,命复多舛,盖自先祖母 五十余年,抚孤植节,一线单传,以迄于今。吾父衰龄望八,吾母见背,两弟继殁,俱无 嗣息。   瓒所生儿女六人,亦皆以痘殇,孤危至此,无日不返躬自责也。惟此疡医世业,谨守 家传,凡见诸苦恼,无论贫富,先怀悲悯,耿耿此心,惟无可表。第自揣以褊浅之见识, 荷司命之担当,任大责重,岂尽无讹,清夜深思,愈增忧惧。   幸而岁戊辰,竟得子,已已冬出痘矣。庚午又得子,今冬又出痘矣。家瓒向天稽首, 末由报答鸿麻,诚恐迁善不力,恶将集,舜 之分,间不容发,敢矢誓愿为承先裕后之基 址。其首重者,忍辱安贫,毕生兢守,誓不趋时夸耀;或遇濒危之症,悉心疗治,誓不惜 名恝置;或遇轻浅之疾,实时安慰,誓不张皇显功;或病果疑难,学识未到,必详审以待 高明,誓不耽延贻误;或遇富浓之家,誓不幸灾攫利;或遇贫困之人,随力救援,誓不市 恩而沾誉;或遇当道 绅,随缘调治,誓不媚谀以玷祖先。嗟乎!人命至重,冥报难逃, 执一得以误人,昧良心而罔利,均弗为之,若知之而自犯之,是自绝于天也。设家瓒世味 撄心,初终易辙,阳谴阴诛,交加不悔,神抵在上,其明鉴之。惟是力有所不逮,情有所 不忍,目击贫病无告,烟火不继之家,每有不堪之惨,彻底踌躇,点金乏术,今拟于薪水 布袍之外,量为留余,制诸药饵,为救疗贫病之万一。犹以母灵暴露,力不从心,然一安 慈魄,此事亦誓必为之也。所仰祈者,老父寿而康宁,优游晚景,二子克自振立,以延列 祖书香,以报张太君之苦节,则臣愿足矣。若夫一身之荣辱,则家瓒命相已定,不敢妄 祈,不胜战栗投诚之至。   丙午之秋,东作阴骘文颂言毕,复命儿辈于祖笔一卷中,检先大父缄斋公“祷告药皇 誓疏”底稿,读之怦怦心动。   鸣呼!以慈悲为命脉,以神明为监史,以忍辱为安贫之极致,以种德为诒谋之首务, 苟非深明于天人相与之微,有能如是之忧勤惕厉者乎?东老矣,幸食旧德,以迄于今,绵 及曾元,识字读书,皆先人之赐也,谨录一通,俾儿孙朝夕观省,相与动心忍性,温温惴 惴,无忝所生,是则予小子之责也夫。孙岱东百拜谨识,时年七十有三。   此篇誓疏,虽非讲学之文,然惟有此实心,斯有实学,则是此心亦吾医所宜亟讲也。 云林先生之后,迄今五世矣,不仅良医代出,抑且书香相继,安知非此存心之报哉?当弁 卷首,以志我侪讲学之一证。   大烈识   卷一   温证论治   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胞。肺主气,属卫;心主血,属营。辨营卫气血,虽与 伤寒同,若论治法,则与伤寒大异。盖伤寒之邪留恋在表,然后化热入里;温邪则化热最 速。未传心胞,邪尚在肺,肺合皮毛而主气,故云在表。初用辛凉轻剂。挟风,加薄荷、 牛蒡之属;挟湿,加芦根、滑石之流。或透风于热外,或渗湿于热下,不与热相搏,势必 孤矣。不尔,风挟温热而燥生,清窍必干,谓水主之气不能上荣,两阳相劫也。湿与温 合,蒸郁而蒙痹于上,清窍为之壅塞,浊邪害清也,其病有类伤寒。验之之法,伤寒多有 变症

文档评论(0)

8101453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6004414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