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注医醇剩义-清-费伯雄.pdf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校注医醇剩义 清 费伯雄   自序   秦有良医,曰和曰缓,彼其望色辨候,洞见膏肓,非所谓神灵诡异者欤!乃其论针 灸,述汤药,言言典要,开启后人,又何其纯粹以精也!岂不以疾病常有,怪病罕逢,惟 能知常,方能知变,故于命名之日,早以和缓自任欤!夫疾病虽多,不越内伤外感,不足 者补之以复其正,有余者去之以归于平,是即和法也,缓治也。   毒药治病去其五,良药治病去其七,亦即和法也,缓治也。天下无神奇之法,只有平 淡之法,平淡之极,乃为神奇;否则眩异标新,用违其度,欲求近效,反速危亡,不和不 缓故也。雄自束发受书,习举子业,东涂西抹,迄无所成,遂乃决然舍去,究心于《灵、 素》诸书,自张长沙下迄时彦,所有着述,并皆参观。仲景 乎尚已,其他各有专长,亦 各有偏执,求其纯粹以精,不失和缓之意者,千余年来不过数人。因思医学至今芜杂已 极,医家病家目不睹先正典型,群相率而喜新厌故,流毒安有穷哉!救正之法,惟有执简 驭繁,明白指示,庶几后学一归醇正,不惑殊趋。爰将数十年所稍稍有得,而笔之于简 者,都为一集以问世,名曰《医醇》,共二十四卷,分为六门:曰脉、症、治,首察脉, 次辨症,次施治,此三者为大纲。就治字中又分三层:曰理、法、意,医有医理,治有治 法,化裁通变,则又须得法外意也。不幸刻本尽付祝融,求之二年不可复得。近因左足偏 废,艰于步履,坐卧一室,乃追忆《医醇》中语,随笔录出,不及十之二三。儿辈复请付 梓,予以并非全书,不欲更灾梨枣;而门下士以为虽非全豹,亦见一斑,且指迷处正复不 少,若并此湮没,则大负从前医尚和缓之苦心矣。勉从其请,改题曰《医醇KT 义》,而 自序其巅末如此。惟愿阅是编者,谅予之心,匡其不逮而惠教之,则幸甚!   同治二年岁在癸亥仲春之吉武进费伯雄晋卿氏题于古延陵之寓斋   卷一   脉法   脉乃命脉,气血统宗;气能率血,气行血从。   《内经》亦言血脉,而气在血先之义自见,并无语病。后人着《脉经》,遂谓脉为血 脉,气往应之。其下文又云,脉不自行,气动脉应。先说气应脉,后复言脉应气。尺幅之 中,自相悖戾,今特正之。   右寸为肺,所以主气;百脉上通,呼吸所系。   左寸为心,血生之经;一气一血,赖以养形。   天地之大用,莫先于水火;人身之至宝,不外乎气血。阴以抱阳,阳以摄阴,阴阳生 长,互相为根,故两寸又为诸经之统领。胸中附右寸,膻中附左寸,此上以候上之义也。   其在右关,脾胃属土;仓廪之官,水谷之府。   右外以候胃,内以候脾。土为万物之母,脾胃不败,则正气犹存,病家所以重胃气 也。   其在左关,肝胆之部;风阳易动,不宜暴怒。   左外以候肝,内以候胆。肝胆应春,所以生长,然风阳易动,亢则为害,最宜善调。   右尺命门,釜下之火;日用必需,是可补助。   经谓尺外以候肾,尺里以候腹。五脏惟肾有两枚,故两尺不分左右,皆属于肾。腹中 则统命门,大小肠、膀胱皆在其中。究竟不分发,则混淆无主,后人无所持循。今将命门 归于右尺,大肠隶之。命门火衰,便不能熏蒸脾土,百病从此而生,但宜善为温养,不可 过燥。   左尺肾水,性命之根;与右尺火,并号神门。   肾归左尺,膀胱小肠隶之。天一生水,性命之源。尺脉有神,纵有重恙,犹能转吉; 若两尺败坏,决无生理。   部位既明,当知脉象;切脉之时不宜孟浪;以我中指,先按关上;前后两指,寸尺相 向。   掌后高骨,是名曰关。先将中指正按关上,再将前后二指,平放寸尺之上。人长,排 指宜疏;人短,排指宜密。   脉有七诊,浮中及沉;左右判别,上阳下阴。   寸脉浮取,关脉中取,尺脉沉取。左与右,即左右手分属之脏腑;上与下,即寸以候 上,尺以候下也。   九候之法,即浮中沉;三而三之,分部推寻。   浮以候寸,中以候关,沉以候尺,是合寸关尺为三候也。每部之中,又各有浮中沉三 候,是分寸关尺为九候也。   别有一种名曰斜飞;尺则犹是,寸关相违。   斜飞之脉,尺部如常,关寸之脉斜行通过高骨。一手如此者甚多。浮沉之间,与常脉 稍异。   更有一种,正位全无;反出关后,大象模糊。   反关之脉,正位全无,反出关后,形如血管。大象至数,不甚分明,毕竟反常之事, 不足为训,诊时尤宜善会。   男脉左大女脉右盛;男子寸强,女子尺胜。   男为阳,女为阴,故男脉左大,女脉右大。男子寸盛尺虚,阳盛于阴也;女子尺盛寸 虚,阴盛于阳也。   脉应四时,递相判别;春弦夏洪,秋毛冬石。   春初发生,有枝无叶,故脉弦以象之。夏令繁盛,枝叶畅茂,故脉洪以象之。秋令整 肃,草木黄落,故脉毛以象之。冬令闭藏,水土坚凝,故脉石以象之。长夏属土,则脉更 宜于和缓。   五脏之脉,各部分见;

文档评论(0)

8101453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6004414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