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损启微-清-洪缉菴.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虚损启微   张序   自序   卷上   经义   论证   阴虚论治   阳虚论治   咳嗽   失血   骨蒸   遗精   女人月闭   诸虚见症   论虚损劳瘵   论虚损传变   论五劳七伤六极   辨虚火   论脉   论爪   论嚏   虚损危候   辨似损非损   卷下   六味地黄丸   八味丸(崔氏)   大补元煎(新方)   左归饮(新方)   右归饮(新方)   左归丸(新方)   右归丸(新方)   八珍汤(《局方》)   十全大补汤   人参养荣汤(《局方》)   五福饮(新方)   七福饮(新方)   独参汤(葛氏)   养心汤(《医统》)   天王补心丹   柏子养心丸(《集验》)   人参固本丸(《千金》)   一阴煎(新方)   加减一阴煎(新方)   二阴煎(新方)   三阴煎(新方)   四阴煎(新方)   五饮煎   大营煎(新方)   小营煎(新方)   坎离交济丹(新制)   地六汤(新制)   金锁正元丹(《和剂》)   金锁思仙丹(万氏)   水陆二仙丹(经验)   固精丸(《济生》)   固精丸(《直指》)   家韭子丸(《三因》)   猪肚丸(经验)   秘元煎(新方)   固阴煎(新方)   苓术菟丝丸(新方)   补中益气汤(东垣)   补阴益气煎(新方)   举元煎(新方)   归脾汤(《济生》)   加味归脾汤(薛氏)   生脉散(《医录》)   百合固金汤   乌贼鱼骨丸(《内经》)   五物煎(新方)   理中汤(仲景)   理阴煎(新方)   四味回阳饮(新方)   六味回阳饮(新方)   温胃饮(新方)   镇阴煎(新方)   寿脾煎(新方)   一气丹(新方)   六气煎(新方)   保阴煎(新方)   抽薪饮(新方)   徙薪饮(新方)   清化饮(新方)   秦艽鳖甲散   柴胡梅连丸   逍遥饮(新方)   金水六君煎(新方)   贝母丸(新方)   一柴胡饮(新方)   二柴胡饮(新方)   三柴胡饮(新方)   四柴胡饮(新方)   五柴胡饮(新方)   正柴胡饮(新方)   柴陈煎(新方)   麦煎散   张序   余友洪君缉庵,病弃举业,潜心医学。不数年,得其奥,尝示所着《虚损启微》。 采,辨论明晰,非他方书所及,或以多录成方为议,不知成方者规矩也,规矩积古今而不 可易,有所变通,视夫人之善用其巧。缉庵此书,真具有与人规矩,不能使巧之微。缉庵 又最孝,其学医也,虽因已病,而实图治其母夫人之疾。始余尝见其秤药量水,心极精 审,多语余药性,故余于医道独学缉庵而得者,其所着敢易视耶?况又为人之所不能易视 者耶?惜其亡后,多致散逸,恐不久为医家覆瓿用矣,特录存之。   时乾隆辛巳小春中浣罗山张廷枚识   自序   陆宣公见古方,必手抄录。范希文自以不为良相,当为良医。余寝瘵也久,倦于文史 方书,于虚损一症,尤加体会,自救也因以救人,肱盖三折矣。岁壬申,随侍山阳官署, 暇辄以己意条疏数语,积而成卷。或亦启微之论,发古人之所未发,而其方则仍采诸古, 古即不宜于今,斟酌之,增减之,神而明之,存其人也。   重九后三日,病夫洪炜识于淮署之饮默轩   [卷上] 经义   上古天真论曰:今时之人,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 真,不知持满,不知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   本神篇曰:五脏主藏精者也,不可伤,伤则失守而阴虚,阴虚则无气,无气则死矣。   故智者至,长生生气通天论曰: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两者不和,若春无秋,若冬 无夏。(犹四时之缺一,精宣明五气论曰: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 久行伤筋。   痹论曰:阴气者,静则神藏,躁则消亡。   五癃津液别篇曰:阴阳不和,则使液溢,而下流于阴,髓液皆减而下,下过度则虚, 背痛而胫酸。(阴阳不和,则精气俱乱,不相统摄故液溢于下,而流泄阴窍,以至真阴日 损,腰痛胫酸,此即劳瘵之渐也。)调经论曰: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   卫气篇曰:下虚厥,上虚则眩。   通评虚实论曰:所谓气虚者,言无常也。(声音不能接续。)尺虚者,行步然。(, 音匡,怯弱也。尺虚则下虚。)脉虚者,不象阴也。(气口独为五脏主藏,为阴而在里, 今其脉中空不象阴矣。)如此者,滑则生,涩则死也。   脏气法时论曰:肝虚,则目KTKT(音荒)无所见。耳无所闻,(胆脉,从耳后入耳 中。)善恐如而痛。(心主血,血虚不能荣养筋脉。胸腹腰胁,皆

文档评论(0)

8101453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6004414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