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举要-清-徐镛.pdfVIP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医学举要》 清·徐镛   寒证医案   发热恶寒,头疼身痛之暴证,人易辨之。惟久郁肺经而成喘嗽,有似阴虚劳嗽者,不 可不辨。郡城西门外奚藕庄客幕于外,上年道途受热,曾患喘嗽,服自便而愈,今复患喘 嗽,投自便而加剧,医亦概用清肺补肺,终不见效。自疑为阴虚重证,彷徨无措,遂延予 诊。余为脉象见紧,似数非数,前患暑热,故自便可愈。今患寒邪,故反增剧,用小青龙 汤而愈。   郡庙道士徐兆奎久患三疟,坚不服药,二年方愈。愈后冬月又病伤寒,壮热头痛,医 疑冬温,误投辛凉之剂,即昏嘿不省人事。医者以其昏嘿不省,以为热邪内陷,束身告 辞。其师杨承宗求治于予,予诊其脉,虚软无神,似数非数,亦为惊徨,但知其疟后中气 素亏,复伤于寒,非冬温也。即投温中之剂,一剂稍苏,二剂方醒,三剂乃安。粥饮日渐 增加,但膈中似有冷块,即于温中剂内加附子三分,始得平复,调理一月而安。   发斑医案   发斑初用辛凉,继用咸寒,人人知之。而阴斑之证,最不可误。南汇承役许龙之子, 身热发斑,有似火证,医用犀角等化斑套剂,病势转危,不省人事,口中歌唱不休,有时 谵语。余诊其脉,浮越无伦,按之不实,舌绛而润,并不燥渴,疑是阴证。细询病因,其 妻言未病时,大叫脚冷,其为阴证无疑。遂用姜附等药冷服一剂,夜即安睡。但元阳丧败 之余,神疲倦怠者半月,服归脾汤二十余剂而愈。   火证医案   火证清之,此其常也。而有不得不急下者,最当坚决。得胜渡范某,初病即昏沉,医 用辛散,汗后不解,即惊徨推委。余曰:汗之不解,治须下之。前医曰:下之利不止奈 何?余曰:右关沉实,攻下无虞。用大承气合凉膈而愈。   南汇本城杨熙宗令郎,病疟寒热俱轻,饮食如故,守不服药之戒。一日自神庙烧香而 归,忽发狂言,似有神灵所作。邀余诊视。脉象沉郁,魄汗淋漓,未能审其果为热厥,不 敢骤用寒凉,姑用胆星、竹沥与服,服下人事顿清。询其近日所服何物,曰姜枣汤日服两 次。视其舌色,面白底绛,唇若涂朱,知为热邪无疑,时已三更,余见其病势稍持,约其 明日转方。天明复来邀诊,据述醒时未及三刻,旋又发厥,遂用犀角地黄汤合大承气,许 其大便一行即愈。奈他医谓下则必死,病家转多疑虑,时有张二川系杨内戚,力动本家定 服余方,煎药已近下午时候,病者牙关紧闭,强将羊角灌入,服至半剂,大便即解,前恙 顿除。   南汇姚裕丰,医士也。秋月寒热,杂投藿香正气、香薷饮之类,医中来问病者,必定 一方,其自己亦不能主持矣。其父沛寰因其病势危剧,始来邀余。余用急下之剂,前医交 沮,谓此属不治之证,何用下为。余坐等其家煎服,大下宿垢,继服滋补半月而愈。   治脉伏医案   前营游击舒公,初夏病感,寒热颇轻,但右胁以下掣痛不安,头痛亦在右边,大便不 实。医以为类伤寒证,用辛温表散不效。余按其脉隐伏不彰,舌上灰色,苔厚而湿润欲 滴,初疑湿胜于热,用吴氏达原饮,继疑寒热互结,用进退黄连汤,但有二三分效验。舒 公深信不疑,然必终奏全效,余心始安。沉思良久,头痛胁痛俱在右边,此热气郁遏阳 明,故脉象不彰,遂拣去温药,专用三黄石膏,坚服二十余剂而愈。时前营守备邢公亦患 热病,初起即舌绛神昏,医皆用葱豉汤透表,余用凉膈散清中,授方不服,听其津干液涸 五日而亡,官在同营,病在一时,或信或不信,判若恩仇,舒公曰:总难逃一命字。   附录与姚敬修书令爱之证,肝藏积热,肺受暴寒,故冲气上逆,咳嗽发喘。余用仲景 麻杏甘膏汤,发散外邪,扫除内热,失此不治,必延劳怯。因受足下重托,故再四沉思而 用此方也。得汗后,用钱仲阳补肺阿胶散,大下宿垢瘀滞后,用喻氏清燥救肺汤。石膏搜 剔余邪,人参补气,阿胶补血,乃虚实兼到之方。写方时,贤乔梓细问毕竟吉凶何如?予 一口担承,何尝有片言惊骇。其方其案,尚在尊斋,可覆视也。足下受方不用,先自彷 徨,更请某师诊治,误认虚脱之证,扬言左脉已无,遂令合家大小,涕泪交零,并通知媒 氏,通知许字之家,谓此证已被石膏吃坏,今已不治矣。噫!某师久负盛名,何徒恃妄才 而不达古训也。夫脉之郁也,被火逼勒耳,非无也。精究古大家书,则悟此奥义矣。某师 言此是怯证。非时邪也,殊不知怯证初起,亦须下去恶物。古方百劳丸,许州陈大夫托名 仲景而传者也,某师亦尝精究其义乎。人言某师所定之方,与予方相似,不知实判天渊。 余以人参、石膏同用,意仍在于清火,某师以人参、五味、陈皮同用,意专在于补虚,不 知此证大积虽去,余火尚多,稍带温补,尚虑复焰之势,人参只宜些少,足下过费人参, 反致增病。尊居之北,有俞姓女病伏热,绵延四十余日,人用轻清不效,余用石膏而效。 今岁少阴司天,阳明在泉,运气使然也。某师读景岳书,不达玉女煎用石膏之旨,其能升 其堂而入其室乎。前俞姓女服石膏后,

文档评论(0)

8101453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6004414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