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佤族简史》文化艺术理论.pdfVIP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第 1 页 第一章  人 口分布和地理环境 佤族是我国的一个少数民族,居住于云南省西南部边疆地区。 据 年人 口普查,佤族人 口共二十九万八千余人 (解放初约为 十七万五千人 , 年约为二十六万六千人 ),分布在云南省西 盟、沧源 、孟连、耿马、澜沧、双江 、镇康 、永德等县 ,以及西 双版纳傣族 自治州和腾冲、昌宁、景东等县 。西盟 、沧源二县是 佤族主要聚居县 ,二县佤族人 口约 占我 国佤族总人 口的 约 占二县总人 口的 ,其余 为 傣 、汉 、 拉 祜 、 彝 和 傈 僳 等 族 。孟连、耿马、澜沧、双江和镇康 、永德等县是佤族分布 的边 缘区,前二县佤族人 口约 占二县总人 口的 , 主 要 与 傣 族 、拉祜族 、汉族交错居住 ;后 四县佤族人 口约 占四县总人 口的 ,主要与汉族 、拉祜族 、傣族 交错 居住 ;在这六 县境 内还 居住着哈尼族 、彝族 、布 朗族 、德 昂族 、傈僳族 、景颇族和 回族 等 。从佤族主要分布 的地 区看来 ,各 民族分布 的特 点 ,大体上 是:傣族居于坝 区,汉族居于集镇和交通线上 ,佤族和其他 民族 居于广大山区。 佤族与其他 民族交错居住 的这一特点,很早 以前就开始产生 了,经过后来特别是十三世纪至十七世纪的民族不断迁徙 ,就大 体上形成 了 目前的状况 。这一交错居住 的状况 ,表 明各 民族之间 的密切关系,从而也给他们在经济文化各方面 的互相影响和互相 促进提供 了便利条件 。 佤族分布地 区,约当东经 ,北纬 ,在 澜 沧江和萨尔温江之间,怒山山脉南段展布的地带。在这一地带里, 山岭重叠,平坝极少 ,故又称阿佤 山区。山脉走 向 自北而南 ,逐 第 2 页 渐低缓。境 内主要大山有照房山、回汗山、四排山、窝坎山、芒告 、安东 、邦盆山、莱姆 山 (又称公明山)、困马山、西盟山、 龙坎 山、大黑 山、莱相 山和莱云枝 山等 。诸 山构成澜沧江和萨尔 温江 的分水岭 。最高山峰海拔 米 ,最低 的山麓小坝和谷地海 拔 也在 米上下 。山沟纵横交错 ,构成大小河流 ,其中较大的 有勐董河 、拉勐河 、小黑江 、黑河 、南览河和南垒河 ,流入澜沧 江;有南汀河、芒库河、南滚河、南马河、库杏河、南康河、南锡 河和南卡江 ,流入萨尔温江 。诸江河水源充足,是发展水利 的丰 富资源 。 阿佤 山区地属亚热带气候 ,雨量充沛 ,土地肥沃 ,适宜于农 业和林业 。年平均气温沧源县为 上 下 ,西盟县为 至 最高气温可达 ,最佤至 。常年雨量 毫 米 ,其 中约 的雨量降于 月至 月间,这时称为雨季 ;其他 月份很少落 雨 ,称为干季 。土壤有红壤土和黄壤土 ,分布于 山 区,适宜种旱稻和包谷 ;其 次有粘土 ,分布于坝 区,适宜植水 稻 。农作物 以稻谷为主 ,其他有包谷 、荞子 、小红米和豆类 。经 济作物有甘蔗 、茶叶、草棉 、木棉、麻、烟草、蓝靛 、药材 、龙 舌兰和紫梗等等 。茶 叶和紫梗很有发展前途 。木棉在历史上 曾经 大量种植 ,唐朝时期 ,曾以 “木棉濮 ”这一称谓来称这带地 区的 居民。 阿佤 山区气候温和 ,林木茂盛 ,翠竹成林 ,四时葱绿 。原始 林和次生林分布于高山、谷地和村寨周围。除木材林和竹林外, 还 有黄 果、菠 萝 蜜、芭 蕉、多衣 果、木 瓜、核桃、花椒、砂 仁、龙 血树 等 果 树 和 经 济 林 木 。在 森 林 和 灌木 丛 中,栖 息着 象、虎、豹、熊、鹿、 麂子等各种动物 。虎骨、鹿茸、熊胆 、熊掌、象牙 、虎皮 曾是当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502613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