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生物科技职业学院教案(第页)课题土壤的化学性质教学要点.DOC

黑龙江生物科技职业学院教案(第页)课题土壤的化学性质教学要点.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黑龙江生物科技职业学院教案(第页)课题土壤的化学性质教学要点

黑龙江生物科技职业学院教案(第 页) 课题 土壤的化学性质 教学要点与目标 教学要点:土壤胶体及性质;阳离子交换吸收作用;土壤酸碱性。 目标:理解土壤胶体及性质及土壤的保肥性和供肥性,了解土壤酸碱性及其与植物生长发育的关系。 教具与 材料 参考书《植物生长环境》(宋志伟中国农业大学出版)。 教学内容与设计: 教学组织:清点出席人数,填写教室日志。 复习旧课:土壤孔隙性及类型;土壤团粒结构及培育措施。 导入新课:土壤的化学性质指组成土壤的物质在土壤中溶液和土壤胶体表面的化学反应及养分吸收和保蓄过程所表现出来的性质。 新课内容: 二 土壤的化学性质 一、土壤的吸收能力(吸附性能) 土壤将有效养分保留在耕层的能力称保肥性。 (一)土壤胶体 土壤粒径在1~1000nm的分散体称胶体。土壤溶液称胶体溶液。胶体是土壤中最活跃部分对土壤理化性质、保肥供肥力起极其重要作用。 1土壤胶体的种类 无机胶体(黏粒)、有机胶体(腐殖质)及有机无机复合胶体(黏粒与腐殖质相连)。 2土壤胶体的构造 微粒核:各类胶体。 土壤胶体 决定电位离子层 双电层 非活性补偿离子层 引力强 补偿电位离子层 扩散层 引力弱 扩散层的离子可以与溶液中的离子进行交换。 3土壤胶体的性性质 1)具有巨大的比表面积和表面能 比表面是指单位质量的物质的表面积总和,(总面积/质量)单位cm2/g。土壤腐殖质的比表面可高达11000m2/g。使土壤能吸附有机化合物分子(尿素、氨基酸、醇类、有机碱)。胶体数量愈多,比表面愈大,表面能也愈大。 教学提示 (2分钟) (3分钟) (3分钟) (15分钟) 列表板图讲解 黑龙江生物科技职业学院教案(第 页) 教学内容与设计: 2)具有带电性,能进行离子交换吸收 土壤胶体都带负电电荷为主,能吸附阳离子,进行阳离子交换吸收。使土壤具有保肥供肥能力。 3)凝聚性和分散性 凝聚能力和顺序: Fe3+ Al 3+ Ca2+ H+ NH4+KK+Na+和等。胶体处于凝胶状态,形成团粒,胶体成为溶胶状态时,不形成团粒,同时增加土壤黏结性、黏着性和可塑性,缩短宜耕期,降低耕作质量。 (二)土壤阳离子交换吸收作用 1.土壤阳离子交换吸收作用 各种阳离子在土壤胶体颗粒表面和土壤溶液之间不断进行吸附和解吸的动态过程。是土壤保肥和供肥的机理。如土壤中施入KCl. 2.土壤离子交换作用特点 1)是动态平衡过程,可逆反应。 2)等电量交换。 肥沃土壤应具有良好的保肥和供肥性。施肥后,没有被植物吸收的养分离子,被胶体吸附,可保肥延长肥效,防疯长和脱肥。土壤溶液中养分浓度下降时,土壤胶体吸附的养分离子可以被代换到土壤溶液中,不断供植物吸收。 3.土壤阳离子交换量和盐基饱和度 ① 阳离子交换量(CEC) 阳离子交换量:土壤所能吸附的全部交换性阳离子的总量。用cmol(+)/kg表示。是衡量土壤保肥性的指标。CEC大,保肥强;CEC小,保肥力弱。20cmol(+)/kg强;10~20cmol(+)/kg中;小于10cmol(+)/kg弱。黏土大,砂土小。 ② 盐基饱和度 盐基离子:Ca2+、Mg2+、K+、Na+、NH4+、Fe2+、Fe3+。 致酸离子:Al 3+和H+。 盐基饱和度:指土壤胶体上交换性盐基离子占全部交换性阳离子的百分数。意义:A盐基饱和度高的土壤保肥力强,成土作用弱;反之保肥力弱,成土作用强。B盐基饱和度高的土壤PH值也高,反之土壤PH值低。 ③胶体吸附离子的有效性 离子饱和度是指某种交换性离子被土壤胶体吸附的数量占土壤阳离子交换量的百分数。 教学提示 20分钟 板图 分析讲解 分析讲解 黑龙江生物科技职业学院教案(第 页) 教学内容与设计: 在一定范围内,某种交换性离子饱和度愈大,被代换到土壤溶液中的机率愈多,则该离子有效程度就愈高。这就是离子饱和度效应,这也是植物生产上所说的 “施肥一大片,不如一条线”的主要原因。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