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旗小学六年级科技文体活动教案.doc

  1. 1、本文档共3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魏旗小学六年级科技文体活动教案

魏旗小学六年级(2)班科技文体课备课教案 (2012———2013学年度 第一学期 ) 科 目: 科技文体 班 级: 六(2)班 任课教师:支 启 辉 2012年9月 讲究卫生及珍惜粮食的活动课教案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粮食的生产过程,体会粮食来之不易,激发学生尊重劳动人民的情感和珍惜农民的劳动成果。   2、引导学生对日常的饮食习惯进行思考,培养学生爱惜粮- 食的行为习惯。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揭示课题。   1、猜谜语。   黄袍加身,金屋藏娇,粒粒皆辛苦,颗颗宝中宝。(稻谷)   2、表演《一粒米的自述》。(揭示课题)   (我是一粒米,别把我看不起,农民伯伯冒着风雨来种我,忙呀,忙呀忙,费了多少力。我呀来得不呀不容易。)   3、结合小表演引导学生讨论粮食的生产过程。(出示图片)   (翻地、打垄、播种、浇水、锄草、施肥、除害虫、收割、脱粒、晾晒)   4、朗读古诗《悯农》。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5、。   二、交流、汇报调查结果。   1、小组内交流在日常生活中浪费粮食的现象调查结果,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2、各小组推荐代表在全班进行交流。   3、学生边说边展示自己的画,或师出示图片。   三、讨论如何爱惜粮食。   1、小组讨论在日常生活中如何用实际行动来爱惜粮食。   2、全班交流。   3、读儿歌《爱惜粮食》。   喷香的米饭哪里来?白白的大米煮出来。白白的大米哪里来?金黄的谷子碾出来?金黄的谷子哪里来?农民伯伯种出来。一粒大米一滴汗,爱惜粮食理应该。   四、设计警示语、制作宣传画:   小组讨论如何制作以“爱惜粮食、杜绝浪费”为主题的警示语和宣传画。   五、唱一唱:歌曲《我是一粒米》。   六、活动延伸:   1、鼓励学生画一画并张贴宣传画,在学校宣传栏里或村里进行宣传。   2、制定一份爱惜粮食的计划书。   3、与家长合作,关注学生在家庭中的实际表现,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真正做到爱惜粮食。 我的同学很棒 画画我的同学教学教案 执教教师:支启辉 活动:我的同学很棒 1、画画我的同学。 以最快的速度找一找自己的好朋友,然后以简笔画在三分钟内画出你的好朋友的头像。(配乐,音乐结束,画画就结束。) 注意:画的时候要画出朋友的特点。解释特点:让别人一眼能认出他的地方。 2、夸夸我的同学。 画好了,想不想上来夸夸自己的好朋友。 3、小展览 来不及一一介绍,把画帖在班级的“学习园地”里,下课后互相欣赏。 :对于五年级年级的学生来讲,游戏是他们所喜欢的活动,但是为了避免与前一个游戏重复,所以选择了“画一画”这样一个方式,在游戏中让他们学会欣赏他人,也为自我的形象找到了参照,了解同学眼中“我”的形象,开发了解自我的新视角。) 活动四:心中的啄木鸟 1、请你的好朋友在你的“我的小档案”上的“小伙伴眼中的我”栏目写上他对你鼓励的话。 2、和你的小伙伴交流一下你读了他给你的鼓励以后的打算。(师有选择地参与几组同学的交流) (设计理念:认识自己的缺点是需要勇气的,在常态下,所有的人(包括孩子)都是不愿被当作剖析的对象,不愿在大庭广众之下解析自己的缺点,尊重每个孩子的人格,尊重每个孩子的自尊,因而选择了自己去向自己的好朋友了解自己还需努力的地方,并且请好朋友帮助找到改进的方法,给儿童提供了自我反省的机会。这样的活动更为孩子接受,预期取得的效果更为明显。) 活动五:(活动延伸)父母、老师眼中的我 1、课后向爸爸妈妈、老师征求他们对你的看法,完成“我的小档案”。 2、美化“我的小档案”,将它放在自己的“成长记录袋”里。 (设计理念: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低年级的孩子对于自我的认识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他人,他人期望是其成长的主要动力。同学、、家长、老师是这一时期儿童生活中的重要他人。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形成较为完整的自我概念,通过征求老师、家长的看法,使学生对自我有一个更理性的认识,从现在的自我到可能的自我,提供实现着一可能的动力。苏东坡有诗曰:“不识路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让孩子跳出“庐山”看“庐山”,从而更好地建构正确的自我概念。) 3、制作“我的快乐收藏包”,将自己成长中的快乐点滴收藏进去。(可以是实物作品,也可以是自我感受记录。) (设计理念:品德教育回归生活是《品德与社会》课程的的基本理念。本环节引导学生记录自我成长的过程,为他们的自我成长提供另一种动力,将学生的课堂生活与日常生活连接起来。) 同学之间 谅解他人的社会认知能力和情感倾向教案 执教教师:支启辉 教学目标:通过这个年龄段同学之间经常发生的各种活生生的事例,体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发展理解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