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神经性皮炎的中医药治疗
中外医疗2009 NO.12
CHINA FOREIGN MEDICAL TREATMENT
中 医 中 药
神经性皮炎的中医药治疗
1 2 1 3 4
塔拉 王丛妙 崔秀梅 陈学荣 夏亦嗣
(1.北京市海淀蓟门里医院 北京 100088; 2.北航医院 北京 100083; 3.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北京 100083; 4.美国)
【摘要】神经性皮炎中医称为 “摄领疮”、“牛皮癣”,依病因学将其分为风湿、血热、肝郁、血虚等多种证型,内治法具体辨
证有风湿蕴阻证、血热生风证、肝郁气滞证、血虚风燥证等。所用临床经验方包括复方凌霄花汤、复方白鲜皮汤、祛风止痒汤、
复方银花汤、复方野菊花汤。外治法包括处涂、药浴、局封、针灸等。
【关键词】神经性皮炎 摄领疮 中医药治疗 临床经验
【中图分类号】R275.9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神经性皮炎又名慢性单纯性苔藓,是一种以皮肤粗糙肥厚、 金、夏枯草、青葙子各12g,白菊花、钩藤后下、茵陈蒿各15g,珍
纹理加深、对称分布、剧烈瘙痒为特征,好发于颈项部、四肢伸 珠母先煎30g。
侧的慢性、炎症性、神经功能障碍性皮肤病,起病时可仅有瘙痒, (4)血虚风燥证:多见于病程日久,或年老体弱的患者;皮损大
经常搔抓会出现顶部扁平的丘疹,渐增多,日久呈苔藓样变,临床 多呈泛发型,可见患处色灰白或淡,抓之如朽木,肥厚粗糙,状如
可分为局限与泛发两型。发病率约占初诊病例的2.1%~7.7%,多 牛皮,夜间痒甚;伴头晕乏力、心悸气短、失眠健忘、女子月经不
见于成年人,儿童极少发病。中医认为本病初起多与风湿热之邪 调;舌淡苔白,脉沉细弱。此为久病血虚,化燥生风所致,治宜养
阻滞肌肤,血热生风,湿热蕴阻;或与局部刺激、七情内伤、肝郁 血润燥、祛风止痒,若有内分泌紊乱者,可佐以调经、活血、安
化火有关。或病久气血运行失调,耗伤阴液,营血不足,血虚化燥 神之品。方用圣愈汤加减:当归、川芎各6g,白芍、石斛先煎、白
生风,皮肤失润所致;或血虚肝旺,紧张思虑过度,忧愁烦恼而致; 薇、生地、黄精、麦冬、龙眼肉各12g,黄芪、丹参、鸡血藤、豨
或脾胃湿热,复感风邪,蕴阻肌肤而发。病程多缠绵难愈,易反复 莶草、益母草、合欢皮各15g。
发作。常因情志不遂、心绪烦恼、郁闷不舒、心火上炎而加重。 2 临床经验方
因其 “如牛项之皮,顽硬且坚,抓之如朽木”而称为 “牛皮癣”、 (1)复方凌霄花汤:凌霄花、蝉衣各6g,豨莶草、土茯苓、地
“癣症”,其也还有 “摄领疮”、“顽癣”、“干癣”等称谓。治疗原 肤子、白花蛇舌草各15g,刺蒺藜、紫草、浮萍各10g,威灵仙12g,
则为镇静、止痒,同时避免搔抓、摩擦、热水烫洗局部皮肤;并帮 生槐花、金银花20g等。
助患者消除精神紧张和情绪焦虑抑郁,保持心情愉快和生活规 (2)复方白鲜皮汤:荆芥、三棱、莪术、白鲜皮、牡丹皮、赤
律,注意劳逸结合。尽量排除致痒因素,忌食各种辛辣刺激性食 芍、知母、当归、徐长卿各10g,防风6g,生地15g,珍珠母30g等。
物,不宜饮酒。根据多年临床观察,总结其中医药治疗如下。 (3)祛风止痒汤:桑白皮、白僵蚕、茯苓皮、大腹皮、地肤子、
1 内治法 白蒺藜各10g,徐长卿、苦参、白鲜皮、夜交藤各15g,生地、芦
1.1辨证施治 根各30g。
(1)风湿蕴阻证:多见于局限性患者,皮损呈正常或淡褐色片 (4)复方银花解毒汤:白花蛇舌草15g,天花粉、黄柏、黄连、
状,粗糙肥厚,剧痒时作,夜间尤甚;或见抓痕、渗液、糜烂;舌红, 连翘、浮萍、益母草、玄参、白术、白芷各10g,生黄芪、金银
苔白或腻,脉濡缓或弦滑;此为风湿之邪蕴阻于肌肤所致;治宜祛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