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院学习- 0910埃博拉出血热(EHF)诊疗及防控.ppt

全院学习- 0910埃博拉出血热(EHF)诊疗及防控.ppt

  1. 1、本文档共4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全院学习- 0910埃博拉出血热(EHF)诊疗及防控

2014年埃博拉出血热疫情 2月初,几内亚东南部马桑达省出现发热死亡病例,周边省份和首都地区随后也发现类似病例。 3月22日马桑达地区采集的12份疑似病例的样本在法国进行了检测并得到最终确认 从6例病人样本中检测出埃博拉病毒,并与扎伊尔型有较强的同源性 随后疫情持续扩散,至7月份,疫情已经在几内亚、利比里亚和塞拉利昂三个国家内蔓延,并波及至尼日利亚 西非三国埃博拉出血热总报告病例(7月16日) 西非三国埃博拉出血热总体疫情(7月24日) 2014年埃博拉出血热疫情特点分析 整体上此次由埃博拉出血热导致的公共卫生危机不同于以往——新感染病例会继续在上述3国发生,或影响其他相邻国家 除2013年12月报告的指示病例外,其余病例均是通过接触感染病例或死亡病例而引起的感染 感染病例不去就诊或未进行隔离治疗,以及不安全的丧葬操作,均会导致疾病进一步在人间传播 缺乏对所采取的基本防控措施的即时风险评估(如:手卫生、个人防护设备的正确使用、清洁及消毒措施的适当应用、医疗废弃物管理和丧葬监督等),会增加医务人员和社区的传播风险 三、WHO风险评估和防控建议 疫情跨境旅行传播风险 风险评估结论 通过跨境旅行造成相邻地区国家传播的风险高 相距稍远的非洲地区存在中等风险 非洲以外国家传播风险低 WHO目前仍不建议因为EHF而对几内亚、利比里亚或塞拉利昂采取任何的旅行或贸易限制措施 个人旅行和交通风险评估 从感染国归来的旅行者和商人风险 极低 探亲访友人群感染风险 低(除非直接接触患者/死者尸体/感染EBOLA的动物) 与患病的人共同乘坐交通工具感染风险 低;但要对接触者进行追踪 在疫区从事医务工作感染风险 如果按照基本医疗规范进行防护,感染风险很低~低 WHO认为目前的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对区域的卫生安全构成了巨大的挑战,而且是需要全球共同面对的危机。下一步工作重点汇总如下: 加强多方合作和区域的有效协调,其中很重要一点就是提高当前疫情信息的透明度,特别是当地的政府,要及时的分享信息,加强与WHO及各方的信息沟通; 加强疫情应对能力的建设,包括当地政府、 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和社区防控能力等; 扩大宣传,包括提高社区居民对疾病的重 视程度,以及防控意识。 WHO等国际组织应对 WHO对相关国家的建议 提高旅行者对埃博拉出血热的认识和防护意识 尤其是在海关关口,向出境人员宣传加强防护,提醒入境人员如有症状及时就医,并说明旅行史 提高医护人员对埃博拉出血热的认识和防护意识 尤其在接诊从流行地区旅行回国的人员时,应当评价其埃博拉的感染风险 卫生系统应对的准备 公共卫生部门:包括监测系统的敏感性、实验室的准备、人员的培训等 临床机构:包括人员培训、与公共卫生部门的沟通、医疗废物的管理等 四、传入我国的风险和防控工作要求 疫情传入我国和进一步扩散的风险 鉴于WHO最新的风险评估结果,并结合已搜集的相关民航信息,认为不排除疫情输入我国的风险,但发生大规模扩散的风险较低 我国与西非三国存在人员往来,因此存在输入病例的风险; 相对于西非三国,我国为海外国家,且与西非三国无直接通航;因此传入我国的风险较低; 在西非不断蔓延的疫情已经引起各国和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我国也已开始加强各种预防控制措施,包括国境检疫措施; 一旦出现病例,我国对此疾病的防控措施将会非常严格。 我国已下发技术方案 2008年7月12日 卫办应急发〔2008〕140号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埃博拉出血热等6种传染病预防控制指南和临床诊疗方案的通知 2014年7月31日,卫计委发布埃博拉出血热防控方案(第一版) 2014年8月15日,卫计委发布埃博拉出血热防控方案(第二版) 2014年9月4日,卫计委发布埃博拉出血热防控方案(第三版) 报告 各级医疗机构发现符合病例定义的埃博拉出血热疑似或确诊病例时,应在2小时之内通过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进行网络直报, 报告疾病类别选择“其他传染病”中的“埃博拉出血热” 按照《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的要求进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或相关信息的报告 五、病例诊断依据和预防控制措施 诊断依据 (一)流行病学史 1.来自疫区或21天内有疫区旅行史; 2.21天内接触过来自或曾到过疫区的发热者 3.21天内接触过患者及其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或尸体等; 4.接触过被感染的动物。 (二)临床表现 1.早期:急性起病,高热,伴乏力、头痛、肌痛、咽痛,并可出血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皮疹 2.极期:上述症状加重,出血不同程度的出血,严重者可出现意识模糊、休克及多器官功能衰竭 (三)实验室检查 1.血清学检查 特异性IgM抗体: 特异性IgG抗体: 2.病原学检查 (1)

文档评论(0)

laolingdao1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