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章:艾灸疗法 (熊继发) Microsoft PowerPoint 演示文稿
第 二 章 艾 灸 疗 法 永福中医院 熊继发 灸法是以艾绒或以艾绒为主要成分制成的灸材 点燃后悬置 或放置在穴位或病变部位借灸火的热力以及药物的作用激发经气达到防治疾病目的的一种外治方法 灸法具有温经散寒 、扶阳固脱 、消瘀散结 防病保健的作用, 常用于寒湿痹痛、 脏腑虚寒、 阳气虚脱、 气虚下陷、 经络瘀阻等证及亚健康调理 艾灸疗法种类很多, 常用的有隔物灸、 悬灸两大类 基本技术 隔物灸 是指用药物或其他材料将艾炷 与施灸穴位的皮肤隔开进行施灸的方 法 ,目前常用的隔物灸有隔姜灸、 隔蒜灸、 隔盐灸等 1、隔姜灸 用鲜姜切成直径大约3 -4 厘米 ,厚约0.3-0.4 厘米的薄片 ,中间以针刺数孔 ,然后置于应灸的穴位上或 患处, 再将艾炷放置于姜片上点燃施灸, 当患者感觉灼烫时可 将姜片稍提起,稍停后放下再灸, 以免烫伤,艾炷燃尽再灸,直至灸完应灸壮数 2 隔盐灸 用纯净食盐填敷于脐部 ,或于盐上再置一薄姜片,上置大艾炷施灸, 当患者感觉灼烫时可将姜片稍提起, 稍停后放下再灸, 以免烫伤,艾炷燃尽 易炷再灸, 直至灸完应灸壮数 3 、隔蒜灸 用鲜大蒜头 切成厚约0.3- 0.5厘米的薄片, 中间以针刺数孔, 然后置于应灸的穴位上或患处 ,再将艾炷放置于蒜片上点燃施灸 ,当患者感觉灼烫时可将蒜片稍提起 , 稍停后放下再灸, 以免烫伤,艾炷燃尽易炷再灸,直至灸完应灸壮数 3 、回旋灸 用点燃的艾条 与施灸部位皮肤保持一定距离 ,均匀地左右移动或往复回旋熏烤施灸 4、 温盒灸 是将温灸盒置于所选的施灸部位中央, 点燃艾条后放在施灸穴位上方的灸盒中铁纱上 盖好封盖,以调节温度,每次每部位灸20-30 分钟一次,可艾灸数穴 常见疾病的艾灸治疗 一、感冒 感冒常由外感风寒, 客于肺卫 ,以鼻塞 、流涕、 喷嚏、 咳嗽、 头 痛 、恶寒、 发热、 苔薄白 、脉浮等为主要临床表现, 本病相当于西医的普通感冒病 治 则 疏风、解表、散寒 常用悬灸法、 隔姜灸法 取穴 :风池 、大椎 、曲池、 合谷 、尺泽 风寒加风门 、肺俞、 列缺 气虚加足三里 身痛加大杼 腹痛 、腹泻加神阙 3 悬灸法 将点燃的艾条 对准穴位, 以施灸部位有温热舒适感为度, 每次选取2 - 4 穴,每穴每次艾灸15 - 20 分钟, 以灸后 穴位局部皮肤潮红为度, 每日1-2 次至痊愈 4 隔姜灸法 用鲜姜切成直径大约3 - 4 厘米, 厚约0.3 -0.4 厘米的薄片,中间以针刺数孔, 然后置于穴位上 ,再将艾炷放置于姜片上点燃施灸 ,当患者感觉灼烫时可将姜片稍提 起 ,稍停后放下再灸,以免烫伤,艾炷燃尽易炷再灸 ,每穴每次灸5- 7 壮, 每次选取3-4 穴,每日1 次至痊愈 特别提示 对于体虚易感冒者 ,可在夏季进行预防性治疗,在感冒流行季节可按上述方法预防性治疗一周 。 二 、 面瘫 面瘫常由风寒外袭,入中面部经络,以一侧面部肌肉瘫痪、额纹消失 、眼裂变大、 露睛流泪、 鼻唇沟变浅 、口角歪向健侧为主要临床表现 ,部分患者初起时有耳后疼痛 ,相当于西医的周围性面瘫 。 治 则 疏风通络,行气活血 ,常用悬灸法、 隔姜灸法 操作步骤: 1 取穴 :翳风 、颊车、地仓、合谷 、阳白 2 加减: 风邪胜者加灸太阳 、风池; 气虚者加灸足三里 3 、 悬灸法 将点燃的艾条对准穴位 ,以施灸部位有温热舒适, 感为度 , 每次选取 2-4 穴, 每穴每次艾灸 15-20 分钟 ,以灸后穴位局部皮肤潮红为度 , 每日 1-2 次, 7-10 次为 1 疗程 。 4 、 隔姜灸法 用鲜姜切成直径大约 3 -4 厘米,厚约 0.3 -0.4 厘米的薄片 ,中间以针刺数孔, 然后置于穴位上,再将 艾炷放置于姜片上点燃施灸, 当患者感觉灼烫时 可将姜片稍提 起 ,稍停后放下再灸,
文档评论(0)